阿牛同学利用沙桶、细沙、细线、带滑轮的长木板、小车、打点计时器、纸带、学生电源、

题型:问答题

问题:

阿牛同学利用沙桶、细沙、细线、带滑轮的长木板、小车、打点计时器、纸带、学生电源、天平、砝码、刻度尺等器材按图1所示装置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拉力之间的关系.他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测量了每次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可以认为等于小车所受的拉力F)并根据纸带计算了每次小车相应的加速度a,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F/N0.100.150.200.250.300.35
a/(m-s-20.180.280.370.480.590.68
实验前,阿牛同学曾猜想小车的加速度与其所受拉力成正比,请你用图2a-F图象处理阿牛同学得到的实验数据.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能得到a与F成正比吗?如果不成正比,请试着分析这个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

考点: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题型:问答题

古今中外,教育在人类文明史的演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官办高等学府。儒、墨、道、法、名、阴阳、纵横、杂、农等派精英云集稷下学宫,鼎盛时期稷下学者达1000余人。稷下学宫是齐国君主咨询问政及稷下学者议论国事的场所;又具有培养人才,传播文化知识的性质。

材料二  《明史·选举志》记载,洪武初年规定:“科举必由学校,……;府州县学诸生入国学者乃可得官,不入者不能得也。”从明朝初年起,就规定“四书五经”是各级学校的必学内容,八股取士,专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材料三  甲午战后,维新人士认为:“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

——《中华文明史》

材料四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谈到教育时指出:“人的自然本性是善良的、纯洁的,人生来爱自由,……偏见、权威、需要、先例以及压在我们身上的一切社会制度都将扼杀他的天性,而不会给他添加什么东西。他的天性像一株偶然生长在大路上的树苗,让行人碰来碰去,东弯西扭,不久就弄死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稷下学宫的功能。(4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初学校教育的特点。(3分)

(3)对比材料二、三,维新派的教育理念相比明初有何变化?(2分)变法期间维新派又提出了怎样的教育改革主张?(2分)

(4)材料四反映出卢梭怎样的教育思想?(2分)1762年《爱弥儿》一出版,就轰动了法国等欧洲国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2分)

题型:问答题

下列哪些患者不适合进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A.恶性肿瘤患者

B.癫痫患者

C.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

D.牙周病患者

E.冠心病患者

题型:问答题

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在片剂中作为崩解剂的主要崩解机理为()

A.毛细管作用

B.改善了颗粒的润滑性

C.酶解作用

D.膨胀作用

E.产气作用

题型:问答题

1.除了公共管理机构的努力之外,企业组织和()的作用在突发事件中也得到充分重视。

A.社会团体

B.单位组织

C.公众团体

D.公众个人

题型:问答题

对于内径〉()mm的容器如不能利用其他可拆卸装置进行内部检验,应最少开设人孔1个或2个。

A、1000

B、500

C、1200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