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郑伯克段于鄢》中一段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既而大叔(大叔即共叔段)命西鄙、北鄙

题型:问答题

问题:

阅读《郑伯克段于鄢》中一段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既而大叔(大叔即共叔段)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公即郑庄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作者通过这个事实揭露了什么问题?(2分)

考点:专升本考试普通高校专升本2006年浙江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联考《大学语文与写作》试卷
题型:问答题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①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②于是,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

  ③大热天父亲挑一担谷子回来,身上淌着一片大汗,顾不得揩一把,就往门口的台阶上一坐。他开始“磨刀”。“磨刀”就是过烟瘾。烟吃饱了,“刀”快,活做得去。

  ④台阶旁栽着一裸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阴。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⑤父亲磨好了“刀”。去烟灰时,把烟枪的铜盏对着青石板嘎嘎地敲一敲,就匆忙地下田去。

  ⑥冬天,晚稻收仓了,春花也种下地,父亲穿着草鞋去山里砍柴。他砍柴一为家烧,二为卖钱,一元一担。父亲一天砍一担半,得一元五角。那时我不知道山有多远,只知道鸡叫三遍时父亲出发,黄昏贴近家门口时归来,把柴靠在墙根上,很疲倦地坐在台阶上,把已经磨穿了底的草鞋脱下来,垒在墙边。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

  ⑦父亲就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塞角票的瓦罐满了几次,门口空地上鹅卵石堆得小山般高。他终于觉得可以造屋了,便选定一个日子,破土动工。

1.“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漫长”有多长?他都做了哪些准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这一处描写表现父亲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不用心理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味父亲的辛苦。

  那时我不知道山有多远,只知道鸡叫三遍时父亲出发,黄昏贴近家门口时归来,把柴靠在墙根上,很疲倦地坐在台阶上,把已经磨穿了底的草鞋脱下来,垒在墙边。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表现了父亲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父亲的准备过程是艰苦的。它的根源是什么?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问答题

连铸方坯内控标准中规定70#高碳钢,C的成分应该是()。

A.0.62~0.68

B.0.69~0.76

C.0.69~0.75

D.0.64~0.71

题型:问答题

石油的主要元素是碳、氢两种,一般占含量的()

A、90%~91%

B、92%~93%

C、94%~95%

D、96%以上

题型:问答题

注射模塑工艺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成型前的准备

B.工艺规程制定

C.注射过程

D.制品的后处理

E.润滑剂的使用

题型:问答题

根据工序的复合性可以分()、()、()、()。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