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中期,随着手机的普及,移动通讯产业空前兴旺,控制这个市场的是两大移动服务商: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问题:

90年代中期,随着手机的普及,移动通讯产业空前兴旺,控制这个市场的是两大移动服务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它们赚得盆满钵盈。而过去的行业老大中国电信,则因只能从事固定电话业务而无法分到一瓢羹。

此时,曾在美国工作过的中国留学生吴鹰看到了切入的商机,他把一项由日本人发明的PHS(流动市话)无线技术引入到了中国。这种技术可利用已有的固定电话网,以无线接入的方式提供无线通信服务,使传统意义上的电话在无线网络覆盖的范围内可随身携带使用,随时随地接听、拨打市内、本地网和国内、国际电话,也可方便地拨打寻呼和移动电话,是市内电话的延伸和补充;它最大的弱点是信号差。但它却成了中国电信曲线进入移动电信市场的“救命稻草”。而两大移动服务商高昂的通话服务费用,无疑为中国电信的进入提供了巨大的利益空间。

小灵通的主要特点:

1、单向收费,话费与市话标准相近;

2、有移动性,但不能漫游;

3、采用全数字技术,保密性强;

4、采用32KADPCM语音编码,可以支持200、300、800和WAP业务;

5、手机精巧漂亮(只有80克),功率小,对身体无伤害(称绿色手机),连续通话5~8小时,待机500~800小时,手机价格与GSM手机相当;

6、投资较少,每用户平均造价约1500元(不含手机);

7、可与固定电话同号。

吴鹰的UT斯达康成了PHS项目的设备供应商,他为这款子机起名叫“小灵通”。1997年12月,小灵通在浙江余杭试点开通,当地消费者被告知:同样一通电话,小灵通和GSM之间价差在10倍左右!仅仅3个月,余杭的小灵通用户数就赶上了移动和联通用户的总和。小灵通很快在浙江全境普及。

随后,中国电信在全国上百个城市同时推广小灵通,到2001年,除了北京、上海等极少数大城市外,小灵通业务全线开通,用户超过6000万。

中国电信对小灵通的强势推广,自然让设备供应商UT斯达康获得惊人成长。2000年UT斯达康在美国上市,2002年市值高达260亿元。

2005年,中国电信决定减少在小灵通上的投资,2005年UT斯达康报亏,市值缩水九成,并被纳斯达克誓告“摘牌”。2007年6月,吴鹰黯然离职。9月初,业界传出UT斯达康有可能被收购的传闻。

问题:

1、中国电信在小灵通营销过程中从市场定位角度考虑采用的哪种定位方式?

2、试分析UT斯达康对市场机会的把握方式。

3、请分析1997年底中国电信在移动服务业务中的市场地位。

4、试分析中国电信在小灵通推出初期所采用的新产品价格策略。

考点:企业管理咨询案例分析企业管理咨询案例分析题库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食盐出厂价格和批发价格由()价格主管部门统一制定和调整。

A.县级

B.省级

C.国务院

D.国家发改委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柴胡保肝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A.挥发油

B.柴胡多糖

C.柴胡醇

D.生物碱

E.柴胡皂苷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标准体积管按置换器运动的方向可分为()。

A、单向型和双向型

B、球型和活塞型

C、阀结构切换式和无阀式

D、水平型和立式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涂料中次要成膜物质如红丹、锌铬黄、锌粉、铝粉、云母氧化铁等应属于( )。

A.防锈颜料

B.体质颜料

C.着色颜料

D.遮盖颜料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高级人民法院包括()。

A.省高级人民法院

B.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C.最高人民法院

D.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