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板材具有强度高、性能好、效益高的特点,1立方米刨花板,相当于( )木材。 A.

题型:不定项选择

问题:

人造板材具有强度高、性能好、效益高的特点,1立方米刨花板,相当于( )木材。

A.1立方米

B.2立方米

C.3立方米

D.4立方米

考点:外经贸从业人员考试国际贸易跟单员实务外经贸从业人员考试国际贸易跟单员实务真题2012年12月
题型:不定项选择

人格尊严表现为[ ]

A.自尊

B.他尊

C.自尊与他尊

D.某些人享有

题型:不定项选择

(25分)粮食是生存之本,粮食供应是城市的生存命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西欧城市主要是取得自治权的“平民”生活区,他们与乡村之间没有形成贡赋关系。较大城市的粮食供应除了依赖近郊农村粮食供应之外,还需要依靠“长途贸易”来提供,即商人从集市或远距离的粮食产地收购粮食,通过水路运往城市。在城市内部,城市当局为保证市民生活的需要,对粮食市场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如:对城市的粮食准入实行垄断管制,防止个别商人操控粮食市场,哄抬粮价。西欧农民的粮食不能直接在城市销售,必须先卖给粮食商和批发商,这使英国国内的粮食贸易很快发展起来。西欧城市的粮食供应直接牵动着周围农村,城市越大,牵动的范围就越广。中世纪的西欧城市对周围农村的影响,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结构和农业技术,而且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关系。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城乡关系则比较松弛。中国古代城市大多数是不同等级的政治中心,对农村就有普遍租税权,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官府调拨全国各地的租税解决城市的吃粮问题。只有少数新兴的经济型城市的粮食供应主要依靠市场流通。中国的地主阶级也直接参与城市供应,这一点与中世纪时期西欧有相似之处。地主富室多从事粮食贩运贸易,成为长途贩运商。中国古代对粮食市场的管理采用间接的手段即利用价格的杠杆进行调剂。官府听任粮食市场自由竞争,市侩贩夫可以囤积居奇,待价而沽。官府为保障居民利益,设置官仓,又叫“官米局”,衡定米价,贱时买,贵时卖。在中国古代,城市与其四周的乡村没有建立起直接的经济关系,因此,城市不可能推动农村发生转变,这种状况不仅限制了商品流通,又妨碍了其中的雇佣劳动者摆脱隶属关系,使雇佣劳动难以实现。

(1)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古代中西方城市粮食供应体制的异同。(16分)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中西方城市粮食供应体制各自产生的重大历史影响。(9分)

题型:不定项选择

华南地区寒露风危害籼稻的指标是:日平均气温(),持续().

A.>20℃,3天以下,

B.≤22℃,3天以上

C.≤20℃,3天以下,

D.≤20℃,3天以上

题型:不定项选择

严重质量事故由( )归口管理。

A.国务院
B.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C.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D.市、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题型:不定项选择

高位发热量与低位发热量的差别,是由于()。

A.基准不同

B.燃烧条件不同

C.测定方法不同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