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中旬,某食糖购销企业与一个食品厂签订购销合同,按照当时该地的现货价格3600元/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1月中旬,某食糖购销企业与一个食品厂签订购销合同,按照当时该地的现货价格3600元/吨在2个月后向该食品厂交收2000吨白糖。该食糖购销企业经过市场调研,认为白糖价格可能会上涨。为了避免2个月后为了履行购销合同采购白糖的成本上升,该企业买入5月份交割的白糖期货合约200手(每手10吨),成交价为4350元/吨。春节过后,白糖价格果然开始上涨,至3月中旬,白糖现货价格已达4150元/吨,期货价格也升至4780元/吨。该企业在现货市场采购白糖交货,与此同时将期货市场多头头寸平仓,结束套期保值。

该食糖购销企业所做的是( )。

A.卖出套期保值
B.买入套期保值
C.交叉套期保值
D.基差交易

考点:期货从业考试期货基础知识期货基础知识17
题型:单项选择题
关于无线广播、电视、移动电话的信息发射、传递、接收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它们都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B.在发射时,都要把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

C.它们的发射、接收过程类似

D.移动电话和电视、收音机一样,只有接受功能,没有发射功能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小心,涂改液伤着你

  ①目前,涂改液已经成为使用率较高的学生文具。据调查,大中城市的中小学生的使用比例在80%左右,而小学生的使用比例则高达95%以上。书写出现差错时,使用它能很快涂改错误,确实很方便,然而你是否意识到它散发出的刺鼻气味对人体有害?    

  ②为了弄清涂改液的化学成分,北京市三名中学生在一位化学教授的帮助下,先后两次对涂改液的成分进行了测定,发现涂改液中含有二氯甲烷、三氯乙烷和对二甲苯等物质。据专家介绍,它们非常容易挥发而游离于空气中。一旦被人吸入,会引起慢性中毒,使血液组成发生变化,影响神经系统,使人头疼、恶心,吸入量过大,会危及生命。    

  ③为了验证涂改液的危害程度,这三名中学生又找来六只小白鼠,分三组做了对比模拟实验。他们将蘸有不等量二氯甲烷、三氯乙烷和对二甲苯三种试剂的棉花,放入两组小白鼠的笼子边上。试剂用量大的一组,只5分钟小白鼠就惊慌、抽搐而死;剂量小的一组,每天实验5—8分钟,与剩下的一组对比观察。5天中,实验组小白鼠的惊慌不安日益严重,进食减少,动作迟缓,体重下降,与对比组小白鼠体重逐日增加形成鲜明对比。停止实验15天,慢性中毒现象逐渐消失,一切恢复正常。    

  ④最近,中国消费者协会对市场上销售的79种牌号的涂改液进行了检测实验。检测结果表明,全部样品均不同程度地含有各种有毒物质,并散发刺鼻气味。实验证明,这类物质吸入体内或粘在皮肤上,会危害人体健康,进入大气层后还会破坏臭氧层。因为涂改液必须具有易溶解、易干燥、易挥发的特点,所以尽管作为涂改液溶剂的卤代烃和苯系物对身体有害,但在未找到合适替代物之前还要沿用,因此,短时间内国内市场上的涂改液成分不会有大的改变。

  ⑤鉴于这种情况,我们有必要加强自我保护,警惕慢性中毒,最好不再使用涂改液。

1.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①停止试验15天,慢性中毒现象逐渐消失,一切恢复正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全部样品均不同程度地含有各种有毒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概括说明涂改液是怎样危害人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章内容及你的学习生活,请你谈谈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单项选择题

多层次配送的网络系统,由于与供应商和客户的距离变近,所以内向运输成本(从供应商到配送中心的运输成本)会(),外向运输成本(从配送中心向客户的运输成本)会()。

A.增加,增加

B.增加,降低

C.降低,增加

D.降低,降低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 * *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 * * 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 * * 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 * * ,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 * * 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 * * 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 * * 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 * * 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 * * 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 * 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小题1: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字,与“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中的“函”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 )

A.晋函陵,秦军氾南

B.士皆瞋目,发尽指冠

C.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蔽沛公

D.君为我呼入,吾得事之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 )

A.今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 夜缒出,见秦伯

B.樊 * * 穷困来归丹 / 敢烦执事

C.父母宗族,皆戮没 /使子婴

D.吾每念,常痛骨髓/ 因击沛公坐,杀之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一开始,就连用六个动词,写出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如累卵的形势,使故事一开始就笼罩着紧张的气氛,为后面故事的展开定下了悲剧的基调。

B.太子丹面对强秦,急起奋发,图谋保卫国家。但他却又说不希望樊 * * 为实现自己的救国理想而牺牲,这表现了太子丹性格中虚伪的一面。

C.樊於期为解燕国之围,为报自己之仇,毅然决然自刎,可见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性格特征,亦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D.荆轲沉着勇敢地私下会见樊 * * ,动之以情,晓之以义,在樊 * * 急于知晓的情况下,他才和盘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由此可见,荆轲工于心计,善于言辞。小题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5分)

(2) 然则 * * 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5分)

题型:单项选择题

简述模料配制的工艺程序和要点。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