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隆重举行,鸣响的

题型:综合题

问题:

(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隆重举行,鸣响的28响礼炮,象征中 * * 党领导人民进行的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游行群众高声欢呼“毛 * * 万岁”,则饱含对领导自己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 * * 党人的无限尊敬。开国大典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谱写了民族崛起的序曲。

材料二  客观的回顾中国1949年后在“大国崛起”的道路中发生的社会变迁,可以明确分出三个相互衔接的时代脉络:

一是革命立国时代。这是以毛 * * 为代表的一代 * * 党人,开创了一个新的国家政体,为建立和巩固 * * ,所走过的时光;

二是改革建国时代。这是以邓 * * 为代表的一代 * * 党人,经过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确立并实现中国经济繁荣与快速发展的新经济体制的时代;

三是和谐富国时代。这是以胡 * * 为代表的新一代 * * 党人,励精图治,承先启后,以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为主旋律,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契机,开启的中国走向全面富裕的时代。

—— 摘自《学习时报》

材料三  100年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在人类告别风云变幻的20世纪时,中国告别了上个世纪曾经的苦难,经过100多年的求索与奋斗,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中国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世纪跨越,中国人跨越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节点,伴随着国家一起迈入21世纪的是中 * * 伟大复兴的理想。           

——《复兴之路》解说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以毛 * * 为代表的 * * 党人是怎样领导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4分) 

(2)1953—1957年是新中国的重要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属于材料二中的哪个时代?结合所学知识,试从经济和法制建设成就概括该阶段的时代特征。(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方面说明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跨越时期,中国是如何“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的?(3分)

考点:团结一心奔小康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南方谈话”)
题型:综合题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步,一些图书馆的纸质历史文献已经以电子文本的形式提供利用。我们应如何历史地看待这一现象[ ]

A.现代发明比古代发明更为重要

B.造纸术的发明已经失去历史意义

C.历史文献不应该采用时髦的电子文本

D.不论是纸质文本还是电子文本,《论语》终究还是《论语》

题型:综合题

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反射角为______,若入射角减小5°,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

题型:综合题

结核菌素试验弱阳性

A.皮肤硬结直径<5mm
B.皮肤硬结直径5~9mm
C.皮肤硬结直径10~15mm
D.皮肤硬结直径15~19mm
E.皮肤硬结直径≥20mm

题型:综合题

在层次网络体系结构中,第N层协议利用 (28) 提供的服务向 (29) 提供服务,称 (29) 是N服务的 (30) (30) 是利用 (31) 通过 (32) 调用N层协议的服务的。

A.(N+1)层协议
B.N层协议
C.(N-1)层协议
D.物理层

题型:综合题

关于病理性缩复环,错误的是()

A.为克服产道阻力,子宫收缩继续增强

B.子宫上段逐渐变厚

C.子宫下段被动拉长变薄

D.子宫下段有压痛

E.缩复环不随子宫收缩而逐渐上升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