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二五”期间,我国每年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增加1万个高校招生名额。这样做

题型:选择题

问题:

在“十二五”期间,我国每年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增加1万个高校招生名额。这样做 [ ]

A、有利于巩固义务教育的入学率

B、实现了特殊困难地区学生就读大学的梦想

C、是提高中 * * 整体素质的关键

D、体现了我国政府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考点: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题型:选择题

材料一:最近,“美人”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无私救助溺水者的“最美女护士”、用双臂撑起坠楼男孩生命的四位“最美农民工”、为孩子教育而奉献青春的“最美乡村教师”、尽职尽孝的“最美母亲”……他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美人”,他们都是平凡的人,因为在生命的某个时刻显示出来的勇敢和大爱折射出人性的光辉,让人们深受感动与震撼,他们体现了我们对传统美德的继承,激发了社会向善的力量,推动了社会进步发展,也让生活变得温暖明亮。

材料二:善良为“美”,助人为“美”,奉献为“美”,尽孝为“美”……这些都是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应有内涵。在我国社会经济结构日趋多样化以及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的新形势下,青年人对“美”又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们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美丽的人生。

(1)请用辩证法中联系的观点分析材料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当代青年对美的理解具有新的时代特点的哲学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我们应该怎样提升全社会道德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选择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种奇妙蝴蝶的重生

  ①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英国,采集蝴蝶是一种非常流行的爱好。人们过度采集,致使有一种大蓝蝶数量急剧减少。1930年,英国建立了第一个大蓝蝶保护区,围起栅栏,雇了一名铁匠在那里看守不让人采集标本,停止在那里烧荒,并禁止放牧。那里原来生活着一个较大的大蓝蝶种群,但是在受保护9年之后,就一只不剩了。此后还有更多的大蓝蝶保护区逐渐建立起来,但是大蓝蝶的数量却越来越少。1950年英国大约还有数万只大蓝蝶,到1972年时只剩下了300多只。1975年英国通过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法首次把大蓝蝶列为法定保护对象,但已无济于事。1979年,英国最后一只大蓝蝶死去。

  ②大蓝蝶在英国灭绝的前夕,牛津大学杰里米·托马斯等人追踪残存的大蓝蝶的生活史,发现了大蓝蝶灭绝的秘密。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英国著名博物学家佛罗霍克在研究了大蓝蝶20年之后,已发现了它与蚂蚁存在着奇妙的关系。托马斯等人的研究表明这一关系要比人们想象的还要奇妙得多,也重要得多。

  ③大蓝蝶对生活的要求极为挑剔,离不开一种百里香植物和一种红蚁。每年的6~7月间,是英国大蓝蝶飞翔的季节。每只大蓝蝶成虫的寿命只有四五天。在短暂的生命结束之前,雌大蓝蝶必须找到合适的百里香产卵。这些百里香必须是生长在红蚁巢的边上,而且含苞待放。她把卵产在百里香的花蕾里。一两周后,幼虫孵化出来,就以百里香的花为食。在吃了大约两周的花宴,蜕了三次皮之后,幼虫掉到了地上,等待路过的红蚁发现它。

  ④大蓝蝶幼虫靠分泌蜜汁吸引红蚁。红蚁发现大蓝蝶幼虫后,会用触角拍打它,让它分泌蜜汁,然后把它带回地下蚁巢。在蚁巢里,其他红蚁和红蚁幼虫围上来,分享大蓝蝶幼虫的蜜汁。等到蜜汁被吃完,大蓝蝶幼虫失去了利用价值,就有生命危险,所以它还必须能够保护自己,像红蚁幼虫那样蠕动,散发出红蚁的气味和声音,让红蚁误以为大蓝蝶幼虫是它们当中的一员,允许它继续在蚁巢中住下去。

  ⑤大蓝蝶幼虫必须在蚁巢中整整待上10个月,不仅能躲避天敌,而且还有营养丰富的食物供享用。在给了红蚁一点小甜头后,大蓝蝶幼虫在蚁巢内四处走动大吃红蚁的卵和幼虫,把自己吃成大胖子。在这种情况下,大蓝蝶幼虫仍然危险重重。如果蚁巢中有蚁后,她会误以为大蓝蝶幼虫是一只以后也将变成蚁后的超级红蚁幼虫,从而发出化学信号让工蚁把它杀死。如果蚁巢的规模太小,或者红蚁又搬来了一只大蓝蝶幼虫,红蚁的卵和幼虫不够吃,大蓝蝶幼虫最终也会饿死。

  ⑥所以大蓝蝶幼虫藏身的蚁巢规模要足够大,不能有竞争同伙,还不能有蚁后。在满足这些苛刻条件之后,大蓝蝶幼虫才能在蚁巢内安全度过秋、冬、春三季,在蚁巢内结茧、化蛹,在夏天来临时变成蝴蝶,从蚁巢中走出,飞翔而去。

  ⑦如果没有红蚁的收养,大蓝蝶不可能生存。红蚁本身对生活环境也有一个要求:它们喜欢温暖,在朝南向阳的山坡筑巢,而且地面上的草的高度最好少于2~3厘米。如果草的高度太高,把阳光遮住了,蚁巢的温度太低,红蚁幼虫会被冻死。

  ⑧大蓝蝶的栖息地被划为保护区后,禁止烧荒和放牧,反而让那里草的长势失去控制,让大蓝蝶更快地灭绝。即使是在没有保护的地区,山坡的放牧也越来越少。本来,还有野兔吃草能对之有所制约,但是在1950年,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病毒入侵英国,让野兔患上致命的黏液瘤病,野兔的数量锐减99%。随着草皮越长越高,大蓝蝶依赖的那种红蚁迅速消失,被另一种较耐寒冷的红蚁取而代之,这种红蚁也喜欢吃大蓝蝶幼虫的蜜汁,但能识破伪装,将它杀死。等到草皮高度超过10厘米,连百里香也难以生长、繁殖了。

  ⑨这些发现来得太迟,无法拯救英国大蓝蝶的灭绝。但是大蓝蝶在其他国家还有幸存,可以从那里引进。英国逐渐恢复了52处百里香草地,并进行管理,通过割草、放牧绵羊控制草皮的高度,红蚁数量也随之上升。1983年起,大蓝蝶被从瑞典带到英国释放,它们逐渐在30多个地方成功地繁衍下来。到2008年,英国大蓝蝶的数量已多达数以万计。

  ⑩大蓝蝶成了第一个成功获得重生的濒危蝴蝶物种,这一切都是由于对它的习性和灭绝的原因有了较为透彻的了解。英国大蓝蝶因人类的盲动而灭绝,因科学的进展而重生。生态学的研究让人类有了逆转环境恶化的能力,但是如果环保不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想当然地采取行动,结果反而会更糟。

1.请概括本文说明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大蓝蝶成蝶关键的过程。

大蓝蝶将卵产在百里香的花蕾里——__________________——掉到地上等着红蚁把它搬走——_______________夏天来临时变成蝴蝶,从蚁巢中飞翔而去。

3.第①段使用_______________说明顺序,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保护区的建立为何加速了大蓝蝶的灭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读此文你获得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选择题

资源子网的主要组成单元是( )。

A.计算机硬件

B.主机

C.服务器

D.信息资源

题型:选择题

TD-SCDMA系统的网络规划包含()、核心网网络规划、承载网网络规划、以及信令网、配套设施的规划等

题型:选择题

在发芽试验中,正常幼苗、不正常幼苗、新鲜不发芽种子、硬实和死种子四个重复的平均百分率分别为93%、2.75%、0.75%、2.0%和1.5%,那么最后填报的结果应为().

A、93%、2%、1%、2%和2%

B、93%、2%、1%、3%和1%

C、93%、3%、1%、2%和1%

D、93%、3%、0%、2%和2%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