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老方创作的纪实小说《村支书的苦与乐》,以某县吴村村支部书记吴某为原型进行创作,

题型:问答题

问题:

案情:老方创作的纪实小说《村支书的苦与乐》,以某县吴村村支部书记吴某为原型进行创作,其中描述了他与村霸林申(以林甲为原型)之间斗智斗勇的冲突场面。小说在《山南海北》杂志发表后,林甲认为小说将村支书作为正义的化身进行描述,将自己作为“村霸”进行刻画,侵犯其名誉权。林甲起诉老方,请求赔偿经济损失2万元并赔礼道歉。
法院受理本案后,追加杂志社为共同被告。由于林甲死亡,法院变更其子林乙为原告,其后又准许林乙将请求赔偿经济损失的数额变更为3万元。一审过程中,被告提出了当地镇党委处理林甲相关问题的决定(档案材料)作为证据,证明小说的描述有事实根据。一审判决认为,镇党委办公室虽然给老方提供了处理决定(档案材料),但并未明确同意可据此创作小说,故该材料不能作为证据;同时认为,杂志社编辑与作家老方和林甲虽不认识,难以核实有关事实,但也不能免除侵权责任,故认定老方和杂志社构成侵权,判决赔偿经济损失3万元,并在《山南海北》上刊登小说情节失实的声明以消除影响。判决未涉及赔礼道歉的问题。
林乙、老方和杂志社均提出了上诉,二审法院经过书面审查,未接触当事人,直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一审法院经过重审,判决支持了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双方当事人均未再提出上诉。老方和杂志社在判决确定的期限内履行了赔偿义务,但拒绝赔礼道歉。
问题:
1.林甲起诉后能否申请法院责令杂志社停止本期的发行依据何在

考点:国家司法考试司法考试卷四司法卷四
题型:问答题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问题。
饺子
  ①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的食俗丰富多彩,在除夕夜,北方人要吃团圆饺子。
  ②饺子,在东周时称“饼饵”,据说因其外形似耳朵而得名。到了隋朝,颜之推在他的文集中这样说:“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可见饺子还曾称“馄饨”。民间还把这种偃月形的食品称作“粉角”或“角子”。
  ③在新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的唐墓里,曾出土距今1300年唐代的饺子,出土时,一只饺子和四只馄饨一起放在一个木碗中,证实至少在唐代就已经有了像现在一样的饺子,并且饺子与馄饨已分为两个不同的品种,连我国边远地区都已食用。
  ④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把饺子称为“扁食”。在《帝京岁时纪胜》中就有“扁食包细馅”的记载。至今陕西一些地区仍把饺子称为扁食。
  ⑤清朝入关后,满族把饺子、糕点、馒头等统称为饽饽。把饺子称煮饽饽。人们如果形容一个不苟言笑的人,就说这个人是“见了煮饽饽也不乐”。
  ⑥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可见这种可荤可素、营养全面的传统饮食,多么受到人们的钟爱,一直流传千年以上。尽管名称由“饼饵”到“角子”“扁食”,人们对它的喜爱却从来不变,以致成了过年必备的饮食。按照民间的习俗,除夕夜的“子时”,要放鞭炮、吃饺子、辞旧迎新。由于除夕夜是二年相交于“子时”,意寓“交子”。后来就把“交子”时吃的这种美食谐音称“饺子”。从此,“饺子”不仅是美食,还蓄含了美妙的文化色彩。
                                (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
2.文中还提到了饺子的许多别称,请任意写出其中四个: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除了举例子之外还采用了____的说明方法,主要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
4.第③段中划线的“至少”一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文意,说说饺子蓄含了怎样的文化色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问答题

小明绘制的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1)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

(2)由上图还可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____;…

题型:问答题

关于201Tl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说法正确的是()。

A.201Tl与Ca2+的生物学特性相似

B.201Tl通过扩散作用进入心肌细胞

C.心肌细胞对显像剂的清除率与心肌血流量成正比

D.显像剂能被无功能的心肌细胞摄取

E.肝脏对显像剂的摄取较高

题型:问答题

根据规定,新建普通单线铁路监理人员配备每公里(),具体人数根据监理工作内容确定。

A.0.3人以下

B.0.3人~0.5人

C.0.5人以上

D.0.2~0.4人

题型:问答题

装设电杆保护桩,要用直径不小于()毫米,长2000毫米的木杆做。

A.150

B.160

C.165

D.170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