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对话法后来被命名为“发现性对话”或()。

题型:填空题

问题:

苏格拉底的对话法后来被命名为“发现性对话”或()。

考点:教育学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题库
题型:填空题

与秦末农民战争有关的两个成语故事是

①破釜沉舟②草木皆兵③斩木为兵,揭竿而起④草船借箭[ ]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题型:填空题

已知某地区2000年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如下(单位:亿元):

(1)按生产者价格计算总产出为8353亿元,未含在产出中的产品税净额为320亿元;

(2)中间消耗为4124亿元;

(3)最终消费支出为3658亿元;

(4)资本形成总额为898亿元;

(5)固定资本消耗为259亿元;

(6)货物和服务进口(含自外地购入)为86亿元。

试计算该地区的生产净值。

题型:填空题

根据动机的性质及社会价值的不同,可把动机分为( )

A.生理性与社会性的动机

B.长远与短暂的动机

C.高尚与低级的动机

D.主导与辅助性的动机

题型:填空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

——沃纳姆著《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指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巴黎公社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方面“过于老实”。当凡尔赛大肆屠杀革命人士的时候,公社寓于迂腐的仁慈而未对市内的反革命分子采取坚决措施。

——列宁《国家与革命》

材料三:当代学者罗燕明系统论述了《 * * 党宣言》与中国的三次结合。他指出第一次结合发生在建党前后,……第二次结合发生在建党以后的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第三次结合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表现为生产力观点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飞跃。

——李军林《〈 * * 党宣言〉在中国:十年研究述评》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次结合”的理论成果分别是什么?

题型:填空题

当己内酰胺萃取负荷上提时转速应()。

A、上提

B、降低

C、停止

D、无联系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