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式细胞仪的数据参数中荧光信号反映的是()A.颗粒中被染上荧光部分数量的多少  B.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流式细胞仪的数据参数中荧光信号反映的是()

A.颗粒中被染上荧光部分数量的多少 

B.颗粒的大小 

C.细胞内部结构复杂程度 

D.细胞表面的光滑程度 

E.以上都不是 

考点: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直流中性母线差动保护用于()。

A.检测直流中性母线的接地故障。

B.检测直流中性母线的开路故障。

C.检测直流极母线的接地故障。

D.检测直流阀侧高压端的接地故障。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14分)

让人心忧的食品安全

(1)近年来,经历过三聚氰胺事件的重击、瘦肉精事件的炸雷、上海染色馒头的喧闹,到如今的塑化剂事件,食品安全问题已然成为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

(2)食品安全事件最直接也是最严重的危害,是对消费者身体健康的危害。但它危害的不仅仅是消费者,往往还会延伸到行业和国家声誉的层面,从而具有了经济学意义上的“负外部效应”。

(3)第一个负外部效应在于食品安全事件对于经济和民生的冲击。如三聚氰胺事件后,乳业全行业减产停产,数万名职工下岗,240多万户奶农杀牛、倒奶,大量城乡居民的就业、收入受到影响。

(4)第二个负外部效应在于对政府公信力和国家形象的影响。接连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大大影响了民众的消费信心,严重冲击社会诚信道德体系。当民众对食品安全的不安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往往会转化成对国产食品和官方声音的集体不信任,这会进一步增加食品生产和加工行业的交易成本。一些食品安全事件还涉及境外,给我国的国家形象及外贸出口造成不利影响。

(5)那么食品安全事件是怎么发生的呢?

(6)食品安全事件的产生的原因,并不局限于某一个特定的环节,在生产、加工、储运、检测和监管等方面,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7)自然环境或客观条件的影响造成食品污染或变质。比如,工业三废、城市废弃物的大量排放,造成大面积的水土污染,使很多地方的粮食、饲料作物、经济作物、畜产品和水产品等农产品的质量受到影响。

(8)食品供应链上的利益相关者出于私利人为影响食品质量。比如,反季节果蔬生产,加剧了农产品中的药物残留;动物“速成班”将鸡、鸭、鹅等禽类生长周期缩短,凡此种种严重违背了生物学的种植和养殖规律。更有一些不法生产商逆食品安全法规而行,在食品中加入不利人体健康的非食用物质和食品添加剂。

(9)食品检测监督条件不完善、对食源性病原菌缺乏认识或从业人员非主动性过失,造成劣质食品未被发现继而进入消费环节。我国当前的主要问题体现在检测设备不完善,检测覆盖面偏低,抽检频率过低,更谈不上对食品进行普检。

(10)食品安全和追踪惩罚的法令制度不健全或者徇私舞弊,导致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出现。近三年来,我国在食品安全立法和组织体系建设方面虽然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由于监管模式不清晰和法制松弛,处罚力度不够,尚未对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现象产生实质性的遏制作用。

(11)食品安全不只是消费者的事情,同样关系到国家的健康发展。因此,作为消费者,要具备一定的消费常识和法律知识及生命安全意识,一旦自己作为消息者的权利或生命受到威胁时,就要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作为国家,应完善法律制度,加大执法力度,对违法的行为要严惩不贷,从法律上保障消费者的人生安全。

(根据网络材料编写)

小题1:用一句概括本文说明的内容(3分)

小题2:认真阅读第一二段文字,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是“负外部效应”。(3分)

小题3:第三段与第八段加线句子都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说明有什么好处?(3分)

小题4:品味说明文语言。(2+3=5分)

“当民众对食品安全的不安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往往会转化成对国产食品和官方声音的集体不信任,会进一步增加食品生产和加工行业的交易成本。”

(1)句中加点的“这”指代是的:                                                

(2)句中加点的“往往”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题型:单项选择题

我国营养学会建议孕早期每日膳食应增加蛋白质摄入量为()。

A.5g

B.15g

C.20g

D.80g

E.85g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柏油便中的血多来源于()

A.胃及十二指肠

B.肛门直肠

C.空肠

D.结肠

E.回肠

题型:单项选择题

《日美亲善条约》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