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对于符合条件的行政诉讼,应当在7日立案。

题型:判断题

问题:

人民法院对于符合条件的行政诉讼,应当在7日立案。

考点:地方公务员公务员专业科目2010年云南(法检)公务员考试法律专业知识真题
题型:判断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

一 只 鹭 鸶

陈所巨

童年的一个雪天,我们被饥饿困扰,家里委实找不到一点可以吃的东西。我和母亲以及还在襁褓之中的弟弟最大的愿望,就是等待父亲回来,他是到湖滩上挖野荸荠去了。虽然我们明白,这么大的雪,天又特别冷,湖滩肯定是冻住的,但我们依然充满希望地等待着。那种时候,能够充饥的东西,惟有等待和希望。

中午以后,父亲的身影才在我们久久等待的视野中出现。当他裹着一阵冷风走进门来的时候,我看见他袖着双手,怀里竟抱着一只鸟。父亲说,那是只冻得快要死了的鹭鸶,在雪地里,一伸手就逮住了。

父亲把鹭鸶放到地上,它浑身颤抖,连站都站不稳。我蹲下来抚摸它的羽毛,它并不害怕,它是连害怕的力气也没有了。它的眼睛水滋滋的,似是泪,浮着那种招人怜悯的微光。在这种冰雪封冻的天气,这只鹭鸶真的太可怜了。

我感到了一阵袭来的饥饿,就抬起头来问父亲:“挖到野荸荠了吗?我饿。”

  父亲眼里掠过一丝无奈:“地冻得太硬,刨不动。”说着将目光移向母亲:“把这只鹭鸶杀了吃了吧,孩子太饿。”

母亲显得十分犹豫,她信佛,从不杀生。衣服上落只虫子,也轻轻掸掉,不肯碾死,何况要杀这样一只可怜的鹭鸶呢?

 “不,不能杀它,它太可怜了。”我大声说。

 父亲说:“我们没有吃的,你不是很饿吗?”

 “我不饿,一点也不饿,你别杀它。”我赶忙说。

 “它快饿死了,我们没东西喂它,它反正要饿死的。”父亲坚持着。

 “不,我喂它,它不会死。”我护住鹭鸶,扮开它的长喙,撮了些唾液吐进去,鹭鸶缩动长脖子,贪婪地吞咽着。

 见我如此,母亲就说:“别喂了,口水喂不活它,我们不杀它吧。”

  我把鹭鸶放到一只旧竹筐里,筐里垫了些干草。我想着等到天晴,鹭鸶能够觅食的时候,就把它带到湖滩去放了。

 那是最难熬的一夜,两天没吃进一点食物的胃先是疼痛,接着似火烧火燎,以后就麻木了,身上一阵一阵地渗冷汗。我朦胧中觉得夜里母亲不止一次到我床边,伸手摸摸我的额头,然后,就小声地叹息。

 天刚亮。母亲摇醒我,说:“快起来,鹭鸶死了,是饿死的。”

 我来不及穿衣就跑到竹筐边,鹭鸶真的死了,倒在干草上面,脖子垂向一边。

  母亲烧了些开水,将鹭鸶冲烫了几下,拔去羽毛,然后剖开肚子,将内脏扒出来洗净。那只可怜的鹭鸶的胃囊里,除了几粒玛瑙色的砂粒外,什么也没有。它大概也已经饿了好多天。

 鹭鸶自己死了,我们吃它便心安理得。鹭鸶太瘦,肉很少,母亲就烧了半锅汤,每人一小碗。

  那是我们家的一顿美餐。

 许多年以后,我仍忘不了那只鹭鸶,是它救了我们,让我们一家渡过了难关。鹭鸶被我们吃了的第二天雪就停了,天气转暖,第三天,父亲就从湖滩上挖回了一些野荸荠。

  后来,我们长大了,母亲年老了。那年她身染重病,临终之前喊我到床边,说:“记得那年大雪天的那只鹭鸶吗?是我扭断了它的脖子,我是罪过太深啊……”我这才知道事情的真相:我的连走路都不肯踩死虫蚁的善良的母亲,不忍心让我们挨饿,竟亲手杀死了一只鹭鸶!几十年来,她的心因此默默地受着多少折磨啊!

(注)陈所巨(1948——2005),安徽桐城人。当代诗人,散文家。

小题1:本文情节可谓尺幅微澜,扣人心弦。请概括一下,文中出现了几次情节上的波折?(4分)

小题2:品味下边各句中的加线的词,指出他们的表达效果。(4分)

(1)当他着一阵冷风走进门来的时候,我看见他袖着双手,怀里竟抱着一只鸟。

(2)它的眼睛水滋滋的,似是泪,着那种招人怜悯的微光。

小题3:如果将画线的句子中的“朦胧”和“不止一次”去掉,对表现人物心理有无影响?为什么?(4分)

小题4:你是如何看待母亲临终之前的忏悔的?(6分)

题型:判断题

对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大的加速度大

B.速度变化大的加速度大

C.速度变化快的加速度大

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一定不断变小.

题型:判断题

进程所请求的一次打印输出结束后,将使进程状态从

A) 运行态变为就绪态
B) 运行态变为等待态
C) 就绪态变为运行态
D) 等待态变为就绪态

题型:判断题

患者女性,42岁。 * * 不规则出血1月,咳嗽、痰中带血10天,头痛3天,今晨头痛剧烈,突然昏倒,胸片示左下肺有圆球状阴影,β-HCG阳性,最后一次妊娠时间为3年前。该患者最可能发生了()。

A.葡萄胎

B.侵蚀性葡萄胎

C.绒毛膜上皮癌脑转移

D.肺癌脑转移

E.脑血管意外

题型:判断题

基层召开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委员会时,有选举权的到会党员人数必须超过应到会人数的()

A、三分二

B、二分之一

C、四分之三

D、五分之四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