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假定两个分子的距离为无穷远时它们的分子势能为O,使一个分子固定,另一个分子

题型:问答题

问题:

(1)假定两个分子的距离为无穷远时它们的分子势能为O,使一个分子固定,另一个分子在外力作用下从无穷远逐渐向它靠近,直至相距很近很近.两个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平衡,则当r>r0时外力在做______(填“正功”或“负功”或“不做功);当r<r0时分子势能在______(填“不变”或“增加”或“减少”)

(2)地球上的海水的总质量达1.4×1021kg.如果把这些海水的温度减低10C,放出的热量就达9×1018KW•h,足够全世界使用4000年.这个设想不违背______,但是不能实现,所以叫______ 永动机,它违背了______.

考点: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热力学第二定律
题型:问答题

相对而言,()在保持购买力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

A.纸币

B.贵金属货币

C.硬币

D.信用货币

题型:问答题

市场预测是根据历史的和现在的()、()、()技术,对未来一定时间和一定范围的市场物资供求趋势、()和()作出符合客观规律的未知数。

题型:问答题

(26分)宗教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人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从公元前206年西汉王朝建立,到960年北宋王朝建立,这一段将近1200年历史区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期。在这一时期,儒、释、道三大思潮悉数登场,……三教相互辩难,相互借鉴,共同展开中国古代哲学的丰富内容。

——宋志明《论三教并立的形成与中国哲学的新开展》

(1)历史上,儒学也被称为儒教,与道教、佛教并称三教。学者考证“儒教”一词最早出现于汉代。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形成“儒教”概念的原因。材料中“三教相互辩难,相互借鉴”对儒学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6分)

(2)陈独秀指出:“孔教与帝制,有不可离散之因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陈独秀与19世纪末的康有为对待“孔教”的具体态度有何不同?各有何重要意义?(8分)

(3)欧洲公元5世纪至公元15世纪的一千年间被称为中世纪,人们往往认为这一时期是欧洲最为黑暗的时期,并且把造成这种“黑暗”的原因归咎于基督教会(天主教会)。结合史实分析从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是如何走出基督教统治的“黑暗时代”的?(试从政治、经济、思想、科技等方面分析。)(8分)

(4)1951年,美国驻缅甸大使大卫·基观察到:缅甸85%人口是虔诚的佛教徒。据此,他认为,对缅甸佛教事业进行援助会赢得缅甸人的好感,取得“多于军事或经济援助几倍以上的成效”。随后,美国国务院批准了“通过缅甸的佛教计划来加强 * * 活动”的建议,并拨出款项予以支持。简要分析美国这一措施出台的相关背景。(4分)

题型:问答题

两个以上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共同注册同一商标、共同享有和行使该商标专用权的商标是______

A.集体商标
B.共有商标
C.组织商标
D.合作商标

题型:问答题

某一液体,放入带压容器,当压力为P1>P2时,液体沸点()。

A.t1<t2

B.t1>t2

C.t1=t2

D.t1≤t2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