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对照研究中对资料进行分层分析可控制 A.入院率偏倚 B.现患病例-新发病例偏倚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病例对照研究中对资料进行分层分析可控制

A.入院率偏倚
B.现患病例-新发病例偏倚
C.检出证候偏倚
D.回忆偏倚
E.混杂偏倚

考点:公卫执业助理医师公卫执业助理医师
题型:单项选择题

肾盂癌患者有血尿,双侧肾功能正常,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A.肾切除

B.肾盂肿瘤切除

C.化疗

D.患肾及输尿管全切除

E.继续观察

题型:单项选择题

对社会发展领域,我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战略所采取的措施有( )。

A.大幅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B.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

C.建立健全灾害预测预报、应急救助体系,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D.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资源

E.建立完善的人口综合管理与优生优育体系,稳定低生育水平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游摄山栖霞寺记

[明]王世贞

余以三月朔赴留都①,从京口陆行且百里,始及龙潭驿。大雨,出没于危峰峭壁之址,与江相胶带而行,如是者凡二十里。雨益甚,江山之胜顾益奇,秀色在眉睫间,应接不暇,欣然忘其衫屦之淋漉也。抵驿,与儿子骐及张生元春小饮。呼驿宰,问以摄山道,甚难之。谓:“径险而受雨则泞,可无往也。”余兴发,不可遏。

质明起,遂取所向道。时晓色熹微,与霁色接,溪流暴涨,不绝声。然所过诸岭多童,至中凹处,忽得苍松古柏之属,是为摄山。趋驰道数百步,得寺曰栖霞。右方有穹碑,唐高宗所撰,碑阴“栖霞”二大字,雄丽飞动,疑即唐人笔也。稍东,拾级而上曰山门,一碑卧于地,拂而读之。后拾级复上,与元春、儿骐由殿后启左窦而出,探所谓千佛岩者。其阳为石塔,塔不甚高,而壁金刚力士像于四周,颇巧致。塔左圆池,一泉泓然满其中,石莲花蹙沸而起,僧咸资汲焉,曰品外泉。兹泉陆羽②所未品也。

循千佛岩沿涧而进,迤逦不可穷,时旭日渐融,草树被之,葱茏有光泽。涧水受雨,争道下迸,势如散珠,声若戛玉。僧以酒茗从,兴至辄酒,足疲辄茗。已,由中峰涧过岭,其直如截者曰天开岩。中仅通一线径,虽不甚高,而孤险啮足可畏。将自此问绝顶,而力不胜矣。其西则层叠浪岭,直下乱石错之,若海波汹涌。儿子兴未已,复呼元春登绝顶。返则日下矣。欲骄余以所不及见,余谓:“若所见非大江耶?业已自龙潭饱之矣。”二子不能对,乃就寝。

今天下名山大刹,处处有之,然不能两相得。而其最著而最古者,独兹寺与济南之灵岩、天台之国清、荆州之玉泉而已。灵岩于三十年前一游之,忽忽若梦境耳。今者垂暮,而复与观栖霞之胜。

(选自王世贞《弇州山人续稿》卷六十三,有删节)

[注]①留都:指南京。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以旧都南京为留都。②陆羽:唐朝人,精于茶道,遍品名茶和名泉,著有《茶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出没于危峰峭壁之址       址:山脚

B.然所过诸岭多童         童:光秃

C.其阳为石塔           阳:外面

D.僧咸资汲焉。          资:依靠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与江相胶带而行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石莲花蹙沸而起

吾尝终日而思矣

C.兹泉陆羽所未品也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欲骄余以所不及见

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先写赴留都路上冒雨依山沿江而行,得见奇伟秀丽的江山美景,喜悦自得,忘却了衣履尽湿,为下文写对摄山栖霞的游兴作铺垫。

B.文章写观寺,依次写观寺院、石碑,及千佛岩、石塔和品外泉。写游山,所见有雨后初霁,草树润泽,涧水奔流;有山岩孤险,群峰层叠。

C.作者慨叹,三十年前游济南灵岩,仅得见古寺;但不如栖霞寺这样既著名又古老,而且名山与古寺两者相得益彰就更为难得。

D.文章叙事写景中,穿插了对寺院碑刻的书法艺术的考察和评价,简略介绍了品外泉得名的由来,体现了作者的见解和学识。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呼驿宰,问以摄山道,甚难之。

译文:                                                                

(2)僧以酒茗从,兴至辄酒,足疲辄茗。

译文:                                                                

(3)若所见非大江耶?业已自龙潭饱之矣。

译文:     

题型:单项选择题

在Word中,为了使文档中某些重要的文本变得醒目,可以给文本设置加粗、倾斜和下划线来加以强调。

题型:单项选择题

于光与施英结婚时,于光带来一女于珍,施英带来一子起名为于通。于光和施英把于珍、于通共同抚养长大,于珍于1968年4月出嫁,生有一子王玉。于通1970年外出工作。1980年施英生病住院期间,于珍通常回来探望、照料,并负担了大部分医疗费用。于通自母亲施英去世后,与于光来往很少。从1983年起,于光年老体弱,生活困难,虽写信给于通,要求于通赡养,但于通寄钱很少。无奈,在1995年,经村里同意,把王玉的户口迁来,与于光同住。于珍在王玉户口未迁来之前,就为于光还了村里的债务200元。王玉与于光共同生活4年半,每年负担外祖父的口粮、柴草等。1999年10月于光病故,由王玉负责办理了丧事,于通因未得到通知没有回来。下面正确的选项是:()

A.虽然于通在施英去世后,很少与于光来往,又只寄很少的一点钱给于光,但于通仍享有继承权

B.王玉不能分得于光的遗产,只是代替母亲于珍履行赡养义务而已

C.于通、于珍与于光、施英是养父母养子女关系

D.只有于珍才能继承于光的遗产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