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X、Y都是非金属元素,发生反应:2KXO­3+Y2 = 2KYO­3+X2,

题型:选择题

问题:

如果X、Y都是非金属元素,发生反应:2KXO­3+Y2 = 2KYO­3+X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Y的金属性大于X

B.Y2的还原性大于X2

C.Y的非金属性大于X

D.Y2的氧化性大于X2

考点:单质磷及其化合物氮气二氧化氮
题型: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俄国 叶·扎米亚京

邓蜀平 译

天寒地冻,彼得堡在燃烧,在发出梦呓。显然,雾幕后面那些看不见的黄色和红色的圆柱、尖屋顶、灰白色的铁栅栏都踮起脚尖吃力地走着,脚下发出咯吱咯吱和沙沙沙的声音。一轮患热病的、前所未有的冰太阳悬在雾中——它上下左右全是雾——像一只鸽子盘旋在一座着火的房屋上空。龙人们从梦魇的雾世界里钻出来,出现在人间世界,他们口里吐出雾气,这雾气在雾世界里便是能听见的话语;然而在这里,仅仅是一团团白雾而已;他们忽而浮现,忽而又沉没在雾中。那边有一辆电车,轧轧响着从人间世界驶向全然不明的去处。

一条龙挎着步枪,暂时停留在电车平台上,驶往全然不明的去处。鸭舌帽压在鼻子上,假如没有两只耳朵,那顶帽子一定会吞没龙的脑袋,可是两只招风耳朵托住了它。军大衣拖到地上,袖子耷拉着,靴尖朝上跷起——里面是空空的。雾里有一个小洞:是嘴巴。

这已是在奔驰着的下界了,所以在这里龙嘴里吐出团团寒雾便成了可见可闻的话语:

“……我押着他走:一副知识分子嘴脸,叫人瞧着就讨厌。这狗杂种还嘴硬,你信吗?还嘴硬!”

“后来呢——押到了?”

“押到了:没转手就直接送他升天了。用的是刺刀。”

雾里的小洞合上了,只剩下空帽子、空靴子、空的军大衣。电车轧轧响着从这个世界疾驰而去。

蓦然间,从两只空袖筒里长出两只红彤彤的龙爪子来。空的军大衣蹲在地上——龙爪子捧着一个灰色的、冰凉的、由寒雾物化而成的小东西。

“我的妈呀!小麻雀冻僵了,啊?你瞧瞧这事儿!”

把帽子朝脑后一推——雾里便出现了两只眼睛——从梦魇世界通到人间世界的两道小缝。

龙使出浑身气力朝红爪子上哈气,显然这是在对小麻雀说话,但这是在梦魇世界里说的,所以听不见。电车轧轧响着。

“这小畜牲多可怜啊:好像动弹了一下,是吗?还没动?还没动?它肯定会缓过来的,真的……你瞧这事儿!”

龙使出浑身气力朝红爪子上哈气,步枪撂在地上。然后就在命运之神指定的那一瞬间、空间的那一个点上,小麻雀蹬了一下腿,又蹬了一下,便从红色龙上噗地飞起,飞向那全然不明的去处。

龙咧开嘴,雾腾腾、喘吁吁的嘴巴一直咧到耳根。帽子慢慢落下来,遮住了通到人间世界的两道小缝,被两只招风耳朵托住。这位送人升天的向导从地上拾起步枪。

电车轧轧地磨着牙,从人的世界驶向全然不明的去处。

注释:

① 叶甫盖尼·扎米亚京(1884—1937),小说《龙》写于1918年,以俄国革命时代为背景,写出了作者对革命时代的体验。

② 在俄罗斯民间故事中,龙是凶恶的妖魔,能喷烟吐火。

③ 此人是一个俘虏。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6分)

A.小说主要写了龙残杀俘虏和爱惜一只小麻雀两个情节,它们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龙身上复杂矛盾的性格。

B.龙通过自言自语,交代了他押送一个知识分子模样的人,因为他“嘴硬”,一气之下用刺刀杀死了他。

C.小说中的电车、小麻雀都去了“全然不明的去处”, 龙却有着明确的去处,他还要继续参加战斗。

D.小说对“龙”描写到:鸭舌帽几乎“吞没了龙的脑袋”、靴子“里面是空空的”、军大衣是“空的”,形象地写出了“龙”身体蜷缩的样子,照应了开头的“天寒地冻”。E.小说描写龙“挎着步枪”“步枪撂在地上”的动作,主要在表现龙很谨慎,时刻防御着近处敌人的袭击。

小题2:小说提到的“梦魇世界”和“人间世界”,分别指什么?(4分)

                                                                           

                                                                           

小题3:小说中的“龙”的形象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

                                                                           

                                                                           

小题4:小说以“龙”为题,在环境描写、主题思想、人物塑造、写作方法等多方面都可找到相应的联系,请选择一个方面,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6分)

                                                                           

                                                                           

题型:选择题

何年通过的“夏威夷宣言”明确规定了对待精神病人的伦理原则()

A.1987年

B.1997年

C.1977年

D.1967年

题型:选择题

患者,女性,45岁,3小时前车祸头部受伤,伤后立即昏迷,做CT后入院,入院检查中度昏迷,右瞳孔散大,光反射小时,左上下肢肌张力增高,病理征(+),左顶枕有直径4.0cm头皮下血肿,CT示右额颞部高密度新月影像。

诊断是()

A.右额颞脑挫伤、脑疝

B.右额颞急性硬膜下血肿、脑疝

C.右额颞急性硬膜外血肿、脑疝

D.右额颞急性硬膜下积液、脑疝

E.右额颞脑内血肿、脑疝

题型:选择题

使用表设计器定义表中字段时,不是必须设置的内容是( )。

A.字段名

B.数据类型

C.说明

D.以上都必须设置

题型:选择题

进行水文分析计算时,“三性审查”是指对资料的合理性、可靠性、代表性进行审查。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