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国门渐开。虽然清政府抱残守缺,但是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仍然不可抗拒地发

题型:材料题

问题:

晚清时期,国门渐开。虽然清政府抱残守缺,但是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仍然不可抗拒地发生着变革。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强烈要求觐见清帝,但不行跪拜之礼,清廷坚决不允。经过长期交涉,中外双方达成妥协,清廷同意外国公使可不行跪拜之礼,外国公使觐见他国君主,惯例是三鞠躬,“此次在中国请觐,改为五鞠躬,以昭格外敬诚”。

——王开玺:《试论中国跪拜礼仪的废除》

材料二 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路径或者方向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历史可能循着某种路径发展,历史条件改变了,发展的路径也可能改变,这就是历史发展的转折。洋务新政(洋务运动)的兴起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它虽然没有使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生产方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但却为此后改良派、革命派成长提供了基础。

——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材料三 清朝一向奉行“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甲午战争后,洋货倾销,大量利源流向国外。爱国人士要求“振兴实业”“设厂自救”。在此压力之下,20世纪初,清政府先后发布上谕,提出“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条”“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急应加意讲求……先订商律,作为则例”。制订和颁布了《钦定大清商律》等一系列经济法律、法规。

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中外礼仪之争反映了双方什么样的观念或心态?双方的妥协有无积极意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椐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是如何为改良派、革命派的成长提供基础的?请结合洋务运动的内容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是在什么背景之下开始经济立法的。这些经济立法有什么积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洋务运动“海禁”与“闭关锁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题型:材料题

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金匮要略》

D.《伤寒论》

E.《伤寒杂病论》

题型:材料题

甲公司与乙机械制造厂于3月1日订立合同,由乙按照甲提供的图纸生产发电机10台,共计价格为200万元,双方约定甲应于合同签订后3日内支付80万元,4月15目再支付50万元,余款待6月15日前乙交付机器并经甲验收合格后一次付清。3月5日,甲向乙交付了80万元并将图纸交给乙。4月初,乙向甲提出因材料价格上涨,要求将合同价格提高至220万元,遭甲拒绝。4月18日,甲向乙支付了50万元。乙遂以甲付款迟延为由退回该款项,拒绝再为甲制造机器并要求解除合同。为此双方多次协商未果,甲遂于7月20日诉至法院,要求乙承担违约责任。
问:甲公司的请求应否予以支持

题型:材料题

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10g水电解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

B.100g冰溶解后得到相同质量的水

C.10g食盐完全溶解在50g水中,得到60g食盐溶液

D.一杯水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水分蒸发了,质量减少了

题型:材料题

一种焰火火药中所含的硝酸铜在燃放时产生绿色火焰,发生如下反应:2Cu(NO32═2CuO+O2↑+4X↑.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Cu(NO32 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

B.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X 的化学式为NO

D.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题型:材料题

点色剪纸也叫(),在生宣纸剪刻好的成品上,用毛笔点上各种色彩。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