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小儿发热6小时,伴哭闹2小时。体检:体温38℃,精神萎靡,按压下腹部时被患儿用手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3岁小儿发热6小时,伴哭闹2小时。体检:体温38℃,精神萎靡,按压下腹部时被患儿用手推开,若行辅助检查,首先检查:()

A.腹部平片

B.腹部B超

C.血常规

D.尿常规

E.腹部CT

考点:医院评审三基考试儿科学临床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三基培训考试儿科学普外科疾病
题型: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性,50岁,牙周治疗后右上后牙咬合疼痛1天,自感该牙有松动、伸长。检查:见右下7颊侧牙龈充血水肿,呈椭圆形肿胀突起,叩痛(++),松动Ⅰ度,牙周探诊6mm,X线片示根分叉区暗影。

此时不宜采取的治疗手段是()

A.牙髓牙周联合治疗

B.牙周冲洗上药

C.彻底的龈下刮治

D.口服抗生素

E.调磨早接触点

题型:单项选择题

简述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的区别。

题型:单项选择题

患者思维歪曲的表现形式,可作为认知疗法的靶子,"对积极事物视而不见"属于()

A.人格牵连

B.以偏概全

C.情绪化推理

D."全或无"思维方式

E.戴着"墨镜"看问题

题型:单项选择题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外的许多改革都非常关注农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虽然苏联成功地消灭了几乎所有的私人农场,但是集体化农业的产量却一直都令人失望。……一个原因在于苏联的气候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另一个原目是苏联政府对发展工业更感兴趣,因而使农业处于挨饿的状态。……但苏联农业的主要困难还在于莫斯科的控制过于严密——苏联官员告诉农民们耕种什么,何时耕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畜牧繁殖,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减少耕地和降低畜牧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三随着家庭承包经营的推行,大批劳动力从土地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剩余的劳动力怎么办?从1986年开始,农村改革主要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集体羟济为主要内容,这一时期畜牧业、渔业发展迅速,以集体经营为主,兼有个体、私营的9镇企业异军突起,1987年,全国9镇企业从业人员达8805万人,产值4764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0.4%。——李正华《论邓 * * 的“三农”思想对中国农村改革的重大意义》

概括指出材料一认为苏联时期农业落后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题型:单项选择题

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以及紧急调集、征用有关单位及个人的物资,要按照规定给予()。

A、抚恤

B、补助

C、补偿

D、赔偿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