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做“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实验,操作如下: ①取一支试管,将适量馒头碎屑放

题型:解答题

问题:

同学做“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探究实验,操作如下:

①取一支试管,将适量馒头碎屑放入试管中

②向试管中加入2毫升纯净唾液和2滴碘液,并搅拌

③将试管放入盛有37°C温水的烧杯中约7分钟

该同学的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现象:试管内淀粉不变蓝

实验结论:馒头变蓝与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唾液都有关系

请你纠正该同学探究中的错误:

①实验设计上,该同学没有设置______组.我们做这个实验的时候应该使用3支______(填“相同”或者“不同”)的试管,切去大小______(填“相同”或者“不同”)的3块馒头进行实验,使得除探究因素外的其他实验条件尽量______(填“相同”或者“不同”),这样的实验叫做______.

②该同学的实验步骤有误,我们在做实验的时候:

(1)首先将三支试管分别编号为1、2、3,然后向1、2号试管中加入______,3号试管中加入______.

(2)接下来,向1、3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______,2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______.

(3)将三支试管一同放入______°C温水中水浴5-10分钟.

(4)分别向三支试管中滴加两滴______,观察颜色变化.

③请你描述实验结果中试管内的颜色变化并作出解释:(填“变蓝”或者“不变”)

1号试管______,原因是______.

2号试管______,原因是______.

3号试管______,原因是______.

考点: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题型:解答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京剧是一种地方戏曲,“变脸”是它的绝活。中国当代著名剧作家魏明伦的《变脸》是京剧的代表作。

B.《伟大的悲剧》选自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格列佛游记》,它讴歌了人类勇于探索、为事业而献身的精神。

C.著名作家巴金对济南的山山水水一往情深,在他的《济南的冬天》里,冬天的济南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可爱。

D.《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与文学成就也很高的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被称为“三苏”。

题型:解答题

《恶心》作者是谁()

A、金庸

B、穆旦

C、萨特

D、卡夫卡

题型:解答题

放襟翼起飞,在小角度上升阶段()。

A.由于阻力增大,使加速变慢

B.由于阻力减小,使加速变快

C.由于升力系数增大,使上升变快

D.由于剩余拉力减小,而加速变慢

题型:解答题

采取社会化工作方式,动员社会组织为残疾人服务,可以极大的补充政府投入和顾及不到的地方,下列说法有利于残联、专门协会开展社会化工作的是()

A.建立健全“花钱买服务”的投入和监督机制

B.为残疾人社会组织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C.大力发展公益慈善类管理规范的残疾人社会组织,开展助残、安老、扶弱等服务项目

D.向国家争取政策支持、资金投入,把做的好社会组织收编,充实残联队伍

题型:解答题

下列傅里叶变换错误的是()

A、1←→2πδ(ω)

B、ejω0t←→2πδ(ω–ω0)

C、cos(ω0t)←→π[δ(ω–ω0)+δ(ω+ω0)]

D、sin(ω0t)=jπ[δ(ω+ω0)+δ(ω–ω0)]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