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资料:求助者,男,33岁,农民,无固定职业,小学文化,生活比较贫困,布依族,已婚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问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33岁,农民,无固定职业,小学文化,生活比较贫困,布依族,已婚。无精神病家族史,身健,无任何躯体疾病史。因参与盗窃入狱,刑期13年。已劳动改造7年。求助主诉:最近觉得没心思改造,担心家里母亲年迈,还要独自带着女儿和侄女生活,又没有经济生活来源,特别是自三年前父亲去世后,更是觉得愧疚,苦恼家中现状却无力改变,甚至担心自己刑期未满,而母亲年迈,不知道是否可以在母亲有生之年见上一面,另外一直想不通妻子为什么会丢下年幼的女儿不辞而别,还有另外一个担心就是自去年12月从康复中队调入现在的监区后,觉得新监区的管教干部不了解他,不会太关心他,会直接影响到他的减刑问题。现每天因为这些事情觉得压力很大,常常失眠,睡不着,感到内疚、自责。曾经压抑得想放开嗓门大叫来发泄,但不敢。求助者自述:我曾在家乡与一外地女子未婚同居,于第二年8月生下一女,后因参与盗窃被捕入狱,刑期13年,入狱后妻子来监狱探视过一次,回去后独自带上我的户口本在乡下领取了结婚证书,我很是欣慰,直至2004年全国非典后,妻子突然不辞而别,至今杳无音信,我在狱中曾给妻子的老家写了两封信,但均无回信。入狱前因意外事故哥嫂去世,留下一侄女时年11岁,由我抚养,入狱后2岁女儿和12岁侄女都由父母和妻子来抚养了,后父亲去世,妻子离家出走后,抚养两个孩子的重担就落在了母亲身上,母亲是农村妇女,现已年迈,没有任何生活来源,家中生活靠亲戚救济,孩子学习还不错,学校减免了学费,也经常与女儿和侄女通信,但因经济困难,除妻子探视过一次外,至今无人来探视过,包括父亲去世也未见到面。因为家人隐瞒了入狱的事实,所以孩子们每次通信均表示想念,我很难过,最初入狱被判刑13年,在7年内因改造积极,分别被减刑两年和一年零三个月,我也希望通过积极的改造,再次争取减刑,早日回家见到母亲和孩子们。但因为最近新换了监区,担心管教干部不了解自己,会影响到改造的积极性,担心我的努力会白费,不能重新获得减刑的机会。另外,两年前因抑郁被调入精神康复中队,现情绪稳定被重新调入新监区,总感觉周围的犯人不和我说话,看不起我,认为我是精神病,我也不愿意和别人说话,最近晚上想问题较多,担心母亲年迈,孩子年幼,家中生活困难,觉得对不起死去的父亲兄嫂,没有照顾好侄女,害怕和同伴的关系会越来越紧张。咨询师的观察和了解:求助者自知力正常,对自己低落和焦虑的情绪有明确的认识。思维逻辑正常,语言表达流利,自控力尚可。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管教干部反映:求助者两年前因抑郁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劳动改造,被调入精神康复中队两年,期间表现尚好,情绪也有了明显好转,重新调入新监区。比较内向,不爱说话。根据案例,请回答以下问题:

咨询师与求助者不匹配的情况有哪些?

考点:心理咨询师考试案例问答心理咨询师三级案例问答题(严重心理问题)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已知⊙O的方程为
x=2
2
cosθ
y=2
2
sinθ
(θ为参数),则⊙O上的点到直线
x=1+t
y=1-t
(t为参数)的距离的最大值为______.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邓某与邻居钱某素来不和,一日钱某家的猪跑到邓某家门前的菜地,将菜地里的青菜吃得一干二净,邓某大怒,上门对钱某大骂,钱某不堪辱骂,对邓某大打出手,厮打中双方各有损伤(均为轻伤)。事后邓某为了出口气,以故意伤害罪将钱某告上法庭,钱某也以故意伤害罪提起反诉。则下列关于本案的说法哪些违反了法律的规定

A.在诉讼过程中若邓某撤回起诉,人民法院应当准许

B.人民法院首先应当进行调解,若调解不成再作出判决

C.一审判决宣告后若邓某、钱某均对自己的判决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可以加重两人的刑罚

D.一审判决宣告后若邓某、钱某均对自己的判决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不能加重任何一人的刑罚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人体经常受外力和内力这两大类力的影响,以下哪项不属于内力()。

A.肌肉收缩力

B.内脏器官的摩擦力

C.支撑反作用力

D.内脏器官和固定装置间的阻力

E.组织器官间的被动阻力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下列关于支原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细胞壁

B.有细胞壁

C.无DNA核酸

D.不能通过滤器

E.革兰染色阳性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RNA聚合酶全酶(RNA polymerase holoenzyme)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