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甲、乙、丙三个地区图”,读图回答。 (1)下表反映甲、乙两区域平原

题型:综合

问题:

下图为“我国甲、乙、丙三个地区图”,读图回答。

(1)下表反映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农作物的差异性,对比分析甲乙区域这一差异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

区域粮食作物经济作物
水稻油菜、棉花等
春小麦、玉米甜菜、大豆等
(2)从自然角度考虑,乙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

(3)图中甲区域农业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区位优势?

(4)乙区域土壤为________,在干湿地区划分中,丙属于________。

考点:区域的含义、特征及划分中国的三大经济带森林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联系
题型:综合
函数y=
2x-6
的定义域是______.
题型:综合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根据决定,2011年9月1日起,我国个税起征点将从现在的2000元/月上调至3500元/月。据此回答小题。

小题1:经国家财政部和税务总局批准,对个税起征点的调整,任何个人和单位不得随意更改,这体现的是( )

A.税收具有固定性的基本特征

B.税收具有经常性变动的特征

C.税收具有无偿性的基本特征

D.税收具有强制性的基本特征小题2: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自 2011年9月1日起,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2000元/月提

高到3500元/月。按照经济学原理,这一调整将(  )

A.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居民的收入差距

B.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C.增加国家财政的支出

D.能提高全体居民的生活水平小题3:假设某人的月工资为8000元,单位社保和公积金需缴费1000元,请问她这个月应该缴纳个

税( )元

附:(个税起征点3500元)

级数含税级距税率(%)
1不超过1500元的3
2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10
3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20
A.75     B.120     C.245    D.100

小题4:在我国,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个人所得税( )

A.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B.是每个公民都必须交纳的一种税

C.只有我国公民交纳

D.所得越高,税率越低

题型:综合

由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持续不断的变化即为()

A.学习

B.记忆

C.注意

D.态度

题型:综合

内部管理控臸臸度包括计划目标控臸,人员组织控臸,操作质量控臸,业务信息控臸。

题型:综合

王老师在讲《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从学生感悟自己和父亲的情义开始,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并以小组合作交流,着重探究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在表达上的作用,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加深体会父爱的伟大。王老师的课堂教学策略主要解决了学生”爱学”、”会学”、”善学”三方面问题,下列哪个说法不属于课堂教学策略的三个体系:()

A、激励性教学策略体系

B、自主性教学策略体系

C、探究性教学策略体系

D、高效性教学策略体系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