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行业一旦步人成熟期,就意味着行业内公司数量将减少,产品价格趋于稳定,利润相对较高

题型:判断题

问题:

一个行业一旦步人成熟期,就意味着行业内公司数量将减少,产品价格趋于稳定,利润相对较高,风险有所降低。( )

考点:保荐代理人考试投资银行业务能力股票的估值定价
题型:判断题

一地下车库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选用标准喷头,车库高7.5m,柱网为8.4m×8.4m,每个柱网均匀布置9个喷头,在不考虑短立管的水流阻力的情况下,最不利作用面积内满足喷水强度要求的第一个喷头的工作压力为()。

A.0.1MPa

B.0.05MPa

C.0.06MPa

D.0.12MPa

题型:判断题

现代诗的“有”与“无”

  《贞一斋诗说》概括诗歌技巧时说:“诗求文理能通者,为初学言之也;诗贵修饰能工者,为未成家言之也。其实诗到高妙处,何止于通?到神化处,何尝求工?”清人的这个观点 还是有科学性的,新诗的情况 其实也相去不远。纵向来看,《贞一斋诗说》说的三种情形,其实也是不少诗人走过的艺术之路的三个阶段。用散文方式写诗——注意表现技巧,从这个视角,一切优秀现代诗的技巧都可以用“有”和“无”二字加以解说。

  一是有诗意,无语言。诗美体验的产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诗人在外在世界里不经意地积累着感情储备和形象储备。长期积累使诗人在某些方面形成了特别敏锐的诗美触角。一个偶然的契机,诗人就“感物而动”,诗人的主观心灵与客观世界邂逅了,灵感爆发。于是诗人“有”了心上的诗。要表现这个“有”,诗人又面临困窘。诗美的本质就是沉默,所谓“口闭则诗在,口开则诗亡”。至言无言,诗美一经点破,就会失去生命。有限的言,不可能完美地表达无限的言外之意。诗的无言的特性带给诗人无限的难题和无限的机会。以言表现无言,诗人只能从“有”到“无”。司空图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刘禹锡说:“情到深处,每说不出。”白居易说:“此时无声胜有声。”从获得诗美体验的“有”到传达诗美体验的“无”,是诗歌创作的一般过程。“无”才是真“有”--诗篇之未言,恰是诗人之欲言。有如禅家所说:“有是无有,无有是有”。“书形于无象,造响于无声”的精髓是将读者引向诗的世界,从言外、意外、笔外、象外去寻找那无言的诗美。

  从“有”到“无”,诗人的智慧是以“不说出”代替“说不出”,以象尽意。从“有”到“无”,诗人总是避开体验的名称。直接说出体验的名称,正是诗人在艺术表现上的无能。诗人注重“隐”。《文心雕龙》写道:“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从“有”到“无”,诗人注重“中声所止”。这样,诗才富有暗示性。

  二是有功夫,无痕迹。陶渊明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美体验是“忘言”的。既然是诗人,就得从“忘言”走向“寻言”。而“寻言”由于诗没有现成的艺术媒介变得十分艰难。从这个角度,可以说,诗人就是饱受语言折磨的人。从古至今,没有一位真正的诗人不慨叹“寻言”之苦:“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句句深夜得,心自天外归”;“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现代诗人中的苦吟者也很多。他们对诗总是反复推敲,非搞得形销骨立而后已。臧克家的《难民》中“黄昏还没有溶尽归鸦的翅膀”中的“溶尽”一词就是苦苦锤炼出来的“唯一的词”。诗人的这番苦功夫,却又以隐形化为上。皎然说:“至苦而无迹。”诗人“至苦”,诗篇里却“无迹”,这才是优秀的诗篇。诗人难写,读者易读。读者的“易”并不是诗人的“浅”,而是诗人技巧能力 的显示。《老子》说:“大巧若拙。”诗虽有用巧而见工者,但总而言之,用巧不如用拙。所谓“拙”,是巧后之拙。花开草长,鸟语虫声,云因行而生变,水因动而生纹,言近旨远,言浅意深,词平意寄,词微意显,这种“拙”实在不是随意“玩”得出来的。

  成熟诗人的作品,都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这里的“平淡”不是平庸加淡薄,而是险后之平,浓后之淡。平淡而到天然境界。到了高妙处神化处的诗,运用的是从“有”到“无”的技巧。对诗来说,最高的技巧是无语言、无痕迹的无技巧。(选自2009年8月28日《人民日报》)

1.下列选项中关于“有诗意,无语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至言无言,有限的言,不可能完美地表达无限的言外之意。

B.从获得诗美体验的“有”到传达诗美体验的“无”,是诗歌创作的一般过程。

C.“无”才是真“有”——诗篇之未言,恰是诗人之欲言, “此时无声胜有声”。

D.诗人的智慧是以象尽意,用“说不出”来代替“不说出”,也就是“有诗意,无语言”。

2.下列选项中关于“有功夫,无痕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皎然说:“至苦而无迹。”诗人“至苦”,诗篇里却“无迹”,这才是优秀的诗篇。

B.诗人难写,读者易读。读者的“易”并不是诗人的“浅”,而是诗人技巧能力的显示。

C.诗人对诗反复推敲的艰难过程就是“寻言”的过程,只要善于“寻言”就能写出好诗。

D.《老子》说:“大巧若拙。”诗虽有用巧而见工者,但总而言之,用巧不如用拙。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贞一斋诗说》认为写诗的最高境界是文理能通、修饰能工,这个观点有一定科学性。

B.诗美的本质是沉默,所谓“口闭则诗在,口开则诗亡”,这里说出了诗人面临的困窘。

C.陶渊明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是对诗美体验的精辟概述。

D.成熟诗人的作品能够达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这里的“平淡”其实是一种极高的技巧。

题型:判断题

建设项目管理咨询单位和Project Controlling咨询单位两者服务的( )不尽相同。

A.对象

B.内容

C.性质

D.方式

题型:判断题

— This book on idioms is interesting. I’d like        , where did you buy it, Simon?

—In the Amazon Bookstore,

A.it

B.this

C.that

D.one

题型:判断题

集体是促进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一个班集体,当它的目标、纪律、舆论、风气等一旦形成,就会对个体的言行产生强有力的约束作用和()。

A.强制作用

B.教育作用

C.启发作用

D.指导作用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