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5N、6N、7N,它们合力的最大值是______N,最小值

题型:填空题

问题:

三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5N、6N、7N,它们合力的最大值是______N,最小值是______N.

考点:力的合成
题型:填空题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18分)

唐诗的意象是跳脱的、疏离的、并置的,意象与意象间的空间较大;而宋词的意象大多是紧密的、蝉联的、链接的,其间的空间较小。我们来看欧阳修的《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注]。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我们从中不仅可以体味到意象的绵密,而且还能看出,这绵密的意象,与词人的内向、细腻的性格有关。他们喜欢“思量”,喜欢这样曲曲折折反反复复地忖度,他们注力于某一点,一往而不复一往而情深。这种递进层深之笔,都是宋人情怀幽深的表现。

(取材于鲍鹏山《天地词心》,有删改)

[注] 辔: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

小题1:下列对文段和《踏莎行》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写词人所见所感,因为战乱,词人远离家乡,尽管看到春日美景,仍离愁难解。

B.下片写行人想象思妇登楼远望的情形,但行人远在春山之外,望而不见,更添愁情。

C.全词的意象具有绵密、蝉联、链接的特点,表现的情感是细腻动人的,“递进层深”。

D.作者认为宋词的意象具有绵密的特点,与词人的性格有关,与幽深的情怀也有关。小题2:下列词句中与“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用了同一种修辞手法的两项是(5分)(  )(  )

A.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C.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D.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E.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小题3:古代诗词中常用到叠词,或摹形,或摹声,或摹色……,用来表达思想感情。请选取自己熟悉的包含叠词的诗词句(上文中的叠词句也可作为例句),说一说运用叠词的好处。150~200字。(10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填空题

将与企业市场营销所有相关的一切传播活动进行一元化,是()的核心思想。

A.系统管理理论

B.整合营销传播理论

C.网络直复营销理论

D.全方位营销理论

题型:填空题

横向界面的协商合作准则不能具体地表现的方法是()。

A.跨职能整合

B.和谐处理

C.充分沟通

D.充实等级

题型:填空题

一张操作票上修改的内容不得超过3处。

题型:填空题

在热压灭菌中,温度为121.5℃,压力98.07kPa,其所需灭菌时间正确的是

A.15分钟

B.20分钟

C.45分钟

D.30分钟

E.1小时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