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塑造了中国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政教一体化,其中文化与政治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科举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塑造了中国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政教一体化,其中文化与政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而政治,最终也是一种文化秩序。万历年间,利玛窦到中国,一个意外的发现是,中国的科举制度实现了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国的“知识阶级即‘哲人’对帝国的统治者有着广泛的影响”,“标志着与西方一大差别而值得注意的重大事实”是,“他们全国都是由知识阶层,即一般叫作哲学家的人来治理的”。
科举制度并没有实现“理想国”,但促成了封建社会时期世界上最合理的政教制度。科举千年,以人文化天下,朝廷立国,文人立命,社会长治久安,个人功名利禄,尽系于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科举是帝制中国社会结构的中枢。就社会政治而言,面向整个社会的科举,为皇权统治下的官僚体系提供了人才,保证了官僚体系的运转,巩固了封建皇权;同时,科举又是一个制度化的流动性晋升渠道,社会基层的优秀分子由此可以进入统治阶层,参与管理国家。科举真正沟通了官民阶层。数世白身者,一登龙虎榜,就可能出将入相。而官宦子弟,不解经书,无缘科场,则可能沦为平民。
科举不仅是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主体,它包含着思想与制度两个层面的意义。思想层面上,儒家经学化,使儒学从一种普通学说变成圣典。制度层面上,儒学作为科举考试内容,最直接有力地保证了儒家意识形态的霸权地位。科举制使儒家思想彻底制度化,制度化保证了权力化,它使帝制国家、士绅社会与儒家文化,围绕科场中心流动,从而创造了一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科举文明。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华传统文明最显著的标志就是科举,而不是西方历史范畴中的封建或东方专制主义。梁启超曾经从四个方面对科举的历史作用作过公正评价。首先,科举使帝制 * * 充满活力,不断从社会精英中吸取统治人才;其次,促进了官民阶层的流动,使社会充满活力;再次,使儒家思想和社会意识形态一体化;最后,使个人有出路,社会稳定。
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中华文明是一种科举文明。在封建社会时期的世界各国,中国社会结构最具开放性,官僚出身最具平民色彩,教育普及面最大。而所有这些,都是由科举制度造成的。

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科举为基础的中国古代政教一体化制度,具有建立柏拉图“理想国”的可能性,但这种制度下的中国古代社会还不是真正的“理想国”

B.柏拉图的“理想国”看重哲学在政治中的影响,看重人文在天下秩序建立中的教化作用,这种理想在前现代世界的西方并没有实现

C.借助科举制度,儒家思想与当时的意识形态、文化与政治达到了高度的协调,使儒家思想的权力化得到了保证

D.科举之所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因为它在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始终扮演着主导角色,是中国文化无可争议的进步性标志

考点: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师招聘笔试江苏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
题型:单项选择题

《素问·评热病论》“劳风”的病变部位是()。

A.肾

B.胃

C.肺

D.心

E.脾

题型:单项选择题

在新闻组中发布广告需要根据( )的主题来选择讨论组。

A.新闻内容

B.新闻信息

C.广告内容

D.广告信息

题型:单项选择题

根据FIDIC《施工合同条件》的规定,下列关于对承包商自有施工设备管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承包商根据施工需要自行决定施工机械进场和撤离的时间

B.施工机械从施工现场运出须经过工程师的批准

C.运送承包商人员的运输车辆只能在施工现场使用

D.承包商自备的施工机械一经运抵现场即为业主所有

题型:单项选择题

将Na2O2投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A.生成白色沉淀

B.生成红褐色沉淀,且有气泡产生

C.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D.无变化

题型:单项选择题

关于白细胞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体积一般比红细胞小

B.数量远比红细胞少

C.正常成人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为4,000~10,000个/mm3

D.主要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多形核细胞三类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