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的随想 从人类历史看,要成为大国者,空间上要有独特之处,一般而言,要有地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大国的随想

       从人类历史看,要成为大国者,空间上要有独特之处,一般而言,要有地理屏障的保护,比如中国,东面有浩瀚无比的太平洋作为屏障,西面有喜马拉稚山脉和青藏高原的保护,因此中国的文化能够一直绵延下来。还有,大国一般出现在大陆的边缘地带,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四面受敌,赢得发展的时间,比如中国、俄罗斯、美国等。在大陆的中间地带,很难出现大国,这些地方只能是大国轮番表演的舞台,是大国的通道。像英国的经历,更说明边缘地带是大国的摇篮。当来自东方的武力横扫欧亚大陆时,英国这个岛国可以躲过劫难,而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就没有这样的幸运了。

       国家是用边界围起来的政治实体,是国家 * * 行使权力的区域,但这只是国家的形式,并不是国家的本质,真正的国家是指边界之内的国民已经形成了一种“凝聚力”,即“国家意识”,也就是大家都在内心深处认为我是“某国人”。我们中 * * 早在汉代就已经形成了共同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形成了稳固的“国家意识”,所以后来我们虽然有过多次被征服、被占领的历史,但最后的结果总是征服者被同化。相反,一些帝国成也倏忽,败也倏忽,其原因就是扩张和征服的速度太快,远远大于“国家认同”形成的速度。

       大国除了这些文化的因素外,还有军事和经济科技的实力,而后者决定前者。一个国家是否是大国最关健的因素是经济的实力。有经济实力的国家,才能从经济总量中拿出更大的部分用于军事,以取得军事的优势。

       但如何成为大国,从历史看,有一条规律,就是凡与大国直接对抗的,很难成为大国,反而采取跟随战略的,则可能获得成功。前苏联和改革开放前的中国,都曾经采取与大国对抗的策略,这被证明很不成功,后来邓 * * 所说的“不抗旗,不当头……”的战略,实际上就是跟随战略,反而获得了成功。跟随很重要的一个含义就是学习,学习的重要性不亚于发明,比如日本就很少有重大的科技发明,但由于善于学习应用,日本目前的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假使中国成为大国了,那么中国的行为与以往西方大国的所为会有什么不同吗?答案是肯定的。

       这在对大国的理解中可见端倪。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认为:大国就是能保卫自己,能对付任何国家的国家。

       有意味的是,中国学者关于大国的标准,都强调大国的道义责任。北京大学张详龙教授特别强调大国的文化感召力;学者盛洪也反对实力崇拜,强调中国作为大国崛起,将结束战国——帝国——战国这种国际关系模式,出现一种后帝国时代,为万世开太平。

       这一切都基于中国人有不同于西方的文化,孔子的大同世界、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预示着中国文化的非强权的发展趋向。也许西方的大国概念再加上中国文化中的“理想国”的内涵,才是未来大国应有的姿态。(有删改)

1、阅读全文,说一说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对大国进行“随想”的?

                                                                                                                                  

2、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从文中找出作者认为秦朝短命的原因。

                                                                                                                                 

3、最后一段中加横线的“这一切”指代哪些内容?

                                                                                                                                 

4、具体说说作者认为未来大国应有怎样的姿态?

                                                                                                                                 

5、学生如果树立了成为祖国栋梁之材的远大理想,现在该准备如何锤炼自己?

                                                                                                                                 

考点:散文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1÷4-4÷1×0.01的计算结果是(  )
A.0B.0.01C.0.21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已知两个正弦电流:i1=10sin(100t+60)安、i2=20sin(200t+45)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者的相位差为15

B、两者的周期相同

C、两者的频率相同

D、i2滞后于i1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排氨风机突停时应通知加碱工停止()。

A、细粉

B、进料

C、加碱

D、运碱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位于博物馆路中段的振业商业楼,将以崭 (25) 的面貌迎 (26) 新老客户,数间 (27) 理布局的各种规格写字间供你 (28) 择,服 (29) 设施完善,并提 (30) 空调。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下图为某地的岩层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关于图中三类岩石形成描述正确的是()

A.变质岩与沉积岩可相互直接转化

B.岩浆岩与变质岩可相互直接转化

C.岩浆岩与沉积岩可相互直接转化

D.三石之间均可直转化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