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定格一种倒下的姿势》完成下面各题。 迄今没有见到为他们留下的影像,定格他们倒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读《定格一种倒下的姿势》完成下面各题。

       迄今没有见到为他们留下的影像,定格他们倒在废墟里的姿势。也许根本就没有人为他们留下过影像。但是,随着搜救人员一点点挖开瓦砾、水泥和砖块,我们依旧记住了这样一种倒下的姿势: 

       21岁的幼儿园老师瞿万容,被扒出废墟时,人们看到她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挡住一块垮塌的水泥板,紧紧护住自己怀里的一个孩子。 

       孩子只受了轻伤,呼吸很平稳,而年轻的女老师,却因为头部和背部骨折,早已停止呼吸。 这一幕,定格在“5·12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二天,人们扒开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废墟时的那一刻。

       在地震刹那间摧毁我们的家园后,从城市的碎片下,不止一处,人们看到这种凝固的姿势。 

       5月13日22时12分,震后第二天,德阳市看到了这种姿势。在汉旺镇东汽中学的废墟下,年近50岁的教导主任谭千秋,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他的后脑被楼板砸得深深凹下去,但4个学生都活了下来。 

       5月14日7时,震后第三天,崇州市看到了这种姿势。当一夜未眠的搜救人员从怀远镇中学垮塌的教学楼下找到吴忠洪的遗体时,这位45岁的英语老师背部向上弓曲着,双手撑地,身下是两名已经死去的学生。 

        5月14日早上,震后第三天,什邡市看到了这种姿势。搜救人员在龙居中心小学的废墟里刨出一个死去的女子,她同样正努力护着3个孩子,而她的头已被砸下的重物削去一半。幸存师生仔细辨认,才认出那是学校最年轻的女老师向丽。

        5月14日10时,震后第三天,绵阳市看到了这种姿势。在平武县南坝小学塌下的一根钢筋水泥横梁下,48岁的代课女老师杜正香趴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死死地各拉住一个孩子,胸前还护着3个孩子。 

       汶川县也看到了这种姿势。当那里的幸存者们徒手搬开垮塌的映秀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他们惊呆了:29岁的男老师张米亚跪扑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孩子都还活着,这位平时爱唱歌的老师却已经离我们而去。他紧抱着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为了救出孩子,救援人员不得不含泪将手臂锯断。

       这样一种倒下的姿势,定格在他们生命的最后一瞬,尽管不能以影像的形式流传,却足以在人们心间永久驻留。 

       这样一种倒下的姿势,定格了他们在这世上的最后一次努力,那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他人。 

       在这最后的瞬间,我相信没有功利的考量,来不及是非的权衡,而只有人性深处的本真,以及人类心中永不泯灭的爱。再强大的自然伟力,也摧毁不了它。这种爱,足以战胜自然的伟力,为生命支撑起一块的空间,尽管狭小局促,甚至狼狈,但是无比壮美。

1、文章标题“定格一种倒下的姿势”有哪两重含义?

                                                                                                                                                            

                                                                                                                                                            

2、揣摩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1)老师们倒下的姿势,基本上都有“紧紧护住”、“死死护着”、“死死拉着”这样的动作,请你说说这些词的作用。

                                                                                                                                                            

(2)第6段中“他紧抱着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为了救出孩子,救援人员不得不含泪将手臂锯断。”这句话的划线词体现了救援人员怎样的心情?

                                                                                                                                                             

3、请你说说对第10段中“这种爱,足以战胜自然的伟力,为生命支撑起一块的空间,尽管狭小局促,甚至狼狈,但是无比壮美。”这句话的理解。

                                                                                                                                                             

                                                                                                                                                             

4、读完全文,请你给文中一位最让你感动的老师或老师群体写一句颁奖词。(要突出人物的特点,有一定的文采,不超过60字)

                                                                                                                                                            

                                                                                                                                                             

考点:散文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指出下列定理中存在逆定理的是        ( )。

A.矩形是平行四边形

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D.对顶角相等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外科病人最常见的缺水类型是()

A.原发性缺水

B.慢性缺水

C.高渗性缺水

D.低渗性缺水

E.等渗性缺水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26分)据中国环境报报道,从一份科技攻关课题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酸雨区已占国土面积的40%以上。研究结果还表明,我国农业每年因受酸雨而造成的损失达15亿元。为了有效控制酸雨,目前国务院已批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划分方案》等法规。

(1)在英国进行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高烟囱可有效地降低地面SO2浓度。在20世纪的60—70年代的10年间,由发电厂排放的SO2增加了35%,但由于建造高烟囱的结果,地面浓度降低了30%之多。请你从全球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这种作法是否可取?简述其理由。

(2)用传统的煤、石油作燃料,其主要缺点是什么?与传统的煤、石油燃料相比,哪种物质可以作为新能源?主要优点是什么,缺点又是什么?

(3)研究酸雨成因用的“催化棒”是用两个外面套有玻璃管的粗导线穿过橡皮塞并固定于玻璃管中,将其一端用电热丝连接起来,即制成“催化棒”:实验时先接通直流电源,使电热丝红热,然后将红热的电热丝伸入装有SO2和空气的集气瓶中,瓶中立即出现a现象,再往其中加入用盐酸酸化后的BaCl2溶液,又出现b现象。请回答:

①现象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以上实验可得出酸雨成因的化学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一座中等城市每年用煤约300万吨。其含硫量按1%计算,则每年排放SO2多少吨?若此SO2有60%转化为硫酸,相当于生成多少吨98%的硫酸?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引起急性肾盂肾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A.葡萄球菌

B.链球菌

C.淋球菌

D.分枝杆菌

E.大肠杆菌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病例摘要:

葛某,男,30岁。患者1天前因开车时开空调受凉而出现恶寒发热,头痛,周身疼痛,鼻塞。体温最高39.5℃,服解热镇痛药汗出热降,而旋即复升,现恶寒剧,发热,无汗,头痛,周身酸痛,鼻塞,口不渴。

查体:T37.20℃,P94次/分,R20次/分,BP125/75mmHg。鼻腔黏膜充血、水肿,咽部轻度充血,双侧扁桃体不大,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浮紧。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8.2×109/L,N66%,CRP8mg/dl。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鉴别诊断:请与过敏性鼻炎相鉴别。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