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某校一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胆矾晶体受热分解进行讨论。 Ⅰ.他们查阅资料得知

题型:实验题

问题:

(15分)某校一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胆矾晶体受热分解进行讨论。

Ⅰ.他们查阅资料得知:将胆矾晶体置于烘箱中加热时,在79~134℃,晶体失重14.4%;134~250℃,又失重14.4%;250~300℃,再失重7.2%。之后加热至620℃,质量维持不变。小组经过计算得出,胆矾在300~620℃的固体残留物为无水硫酸铜,134℃时的固体残留物的化学式为                    

Ⅱ.小组对无水硫酸铜继续升温加热的可能变化进行猜想。他们提出了产物的以下几种猜想:

①.CuO、SO3;。

②.CuO、SO2和O2

③.CuO、SO3和SO2

④.CuO、SO3、SO2和O2

小组经过激烈讨论,认为猜想③不用实验就可排除,他们的理由是                   

查阅资料:①SO3为无色晶体,熔点16.6℃,沸点44.8℃。

②SO2,熔点:-72.4℃,沸点:-10℃;SO2通入Ba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Ⅲ.实验探究:

小组按下图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

(1)安装好装置后,未装药品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D装置的作用是                    

(2)按图示装好药品后,用酒精喷灯对着硬质试管加热。一会儿后,B中溶液产生白色浑浊,C中溶液逐渐褪色。

Ⅳ.实验结果分析:

(1)小组同学大多认为无水硫酸铜热分解产物应该为猜想④。但有一个同学提出质疑,他认为B中溶液产生白色浑浊并不一定能确定产物中含有SO3。他的依据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是                                        。于是,小组同学经讨论决定,再增加一个装置E,你认为该装置应加在          (填装置字母)之间。增加装置后,小组重新实验,证明了产物中确实存在SO3。你认为他们根据什么现象得到这一结论?                                      

(2)小组在完成无水硫酸铜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时遇到了困难。他们发现该化学方程式为不定方程式,存在无数种配平情况,经过慎密地分析,他们认为只要能确定某些物质的计量数之比,即可确定该化学方程式。如已知SO2与SO3的计量数之比,就能确定该化学方程式。若设SO2与SO3的计量数之比为x,请写出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                   

考点:物质的分离离子的检验粗盐的提纯
题型:实验题

在什么情况下的路口应该设置立体交叉?()

A.在风景名胜区的主干路之间相交时

B.在城市入口道路相交时

C.高速公路与各级道路相交时

D.主干路与繁忙的铁路干线相交时

E.城市经济实力非常充裕

题型:实验题

所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渭。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又难于自然降解,于是形成环境污染的现象。
由此可以推出( )。

A.白色环境污染难以消除
B.高分子化合物难以自然降解
C.制止乱丢乱扔就能消除环境污染
D.容易自然降解的固体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题型:实验题

康复就是百分之百的恢复。()

题型:实验题

DD15型单相电能表,铭牌标准的电流为3(6)A,这表明该表的()电流为3A,额定最大电流为6A。

题型:实验题

实热证常见面色()。

A.面色青紫

B.面色红赤

C.面色萎黄

D.面色淡白

E.面色黧黑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