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感悟春天》,完成1——8题。 感悟春天   (1)江南的春天,总是在淅淅沥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感悟春天》,完成1——8题。

感悟春天

  (1)江南的春天,总是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悄悄来临的,“杏花春雨江南”,这是上了名诗之页的。数落我经历的几十个春天,总是乍暖还寒,反反复复需要冲破凛冽的西风和反攻的寒潮才降临人间。因此春光很金贵,春色也往往只能雨中窥视,总在不经意中,只一眨眼,便进入了初夏的境地了,常常令人生出春光难觅的感慨。

  (2)珍爱春天,是热爱生活的一种执著,这也是对照冬天的岁月,有比较而有鉴别的一种实际行动。虽然说,冬天的寒冷对于世界,是净化,是考验,是生命的再生前提和生活的新生要素。这也是一种反衬和折射:没有坚冰,谁去认可红梅的烂漫?没有白雪,谁去判定青松的高洁?但是那似乎是哲学的命题和诗人的想象。只有春天才是大众的,才是为伟人和凡人,诗人和农人共同承认和赞美的。

  (3)谁不承认春天是美好的?“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诗人白居易就是这样说的,翻翻一部唐诗吧,那里面尽有李白、杜牧、韩愈、李贺们的春感慨。摆着道学面孔的人物,是不是不咏唱春天呢?北宋理学家程颢写下了《春日偶成》,还成了《选本千家诗》的第一首。朱熹更是有名的“老夫子”,他面对朗朗春光,盈盈春意,也唱了“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春日》诗。和尚是讲究四大皆空的佛门子弟,也不能不被春天打动“凡心”。唐朝的志雨和尚写下了这样的名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在中国的古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们从各个角度歌唱春天,从春风、春水、春雨、春草、春柳、春鸟、春山、春游、春宵、春眠等来尽情歌唱,进而从欣赏春天写到珍惜春光。

  (4)品味春色,沐浴春光。可以感受生活,感悟人生。这可以说是中外一致,概莫能外。“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如果这位生在封建时代的女子奈何不了这种生活,那么现代的那位美国哲人桑塔耶那则更有想得破,甘愿为春天俘虏的意味了。这先生长期在哈佛教书,50岁那年,春日的有一天在讲台上,偶有知更鸟飞来,立在窗格子上,他注意到了,感受又一个春天的到来,他回过头来,向学生们说,我与阳春有约!冲出教室,开始了他云游欧洲大陆之行。

  (5)生命四季,是我们每个人都共有的,而春天更能开___人们的感情之源,心灵之泉,难怪首次在甲骨文里露面的形声字就是“春”,难怪古人殷殷切切地寄语他的友人“此行江南去,千万和春住”。居住在大观园中的湘云更是大声疾呼:“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可是事实上春光难驻,有来必有去,谁也挡不住“落花流水春去也”的结局。不管是落花有意,还是流水无情,都是表现了时间之易___的自然迹象,但是精神上的青春,意志里的春色,进取中的春光,则当常驻于有志人和奋斗者的岁月年华里!

1、根据第(5)段内容写字、解释加粗的词。

开qǐ( ) 易shì( ) 难( ) 去( )

2、读第(1)段,你感到在作者的笔下,江南的春天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一句话概括第(3)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3)段中白居易的诗句“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与朱自清的散文《春》有异曲同工之妙。说说《春》是怎样具体体现这两句诗的意境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4)段画线句子中的“这”具体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4)段中那位封建时代的女子和那位现代美国哲人难能桑塔耶那面对同样的春天,心态却明显不同。请借助文中“悔”和“冲”两个词分析他们各自的心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从春天里得到了怎样的人生感悟?(用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照第(2)段画线句子仿写。

没有坚冰,谁去认可红梅的烂漫?没有白雪,谁去评判青松的高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散文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在根尖的结构中,与根吸收功能相适应的最突出特点是[ ]

A.根冠细胞易破裂

B.分生区细胞分裂快

C.伸长区细胞呈长方形

D.成熟区细胞长根毛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

A.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0%

B.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3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5%

C.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

D.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增长50%,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5%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试述我国扶养关系的发生、变更与终止。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剥削与被剥削、雇佣与被雇佣的职业关系,从事不同的职业活动,只是()不同。

A.职位关系

B.阶级关系

C.高低贵贱

D.社会分工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随着学校的管理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有关学生的各种信息量也成倍增长。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则变得更加复杂,档案的完整性、安全性等问题也显得更加重要,日益引起学校管理层的关注,需要有关学籍档案管理系统系统来提高学籍管理工作的效率。因此,学籍档案管理系统的开发也正是为了适应学校对变化的学生信息进行管理。学校希望开发一个学籍档案管理系统来满足管理的需要。

学籍档案管理系统的使用方式是:各个学院在用户端提出录入、整理和查询学生的学籍档案的处理请求。请求信息传送到学校档案管理的数据库服务器中,处理结果返回到学院的用户端,该系统的体系结构是()。

A、分布式

B、客户/服务器

C、单用户

D、主从式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