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探究了“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其操作过程如下表所示。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题型:实验题

问题:

某同学探究了“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其操作过程如下表所示。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装置为什么要放入3 7OC 温水中处理?                               

(2)上述实验中, 只模拟了牙的咀嚼和舌的搅拌的是        号试管。通过1号试管和2号试管的对照实验, 可以证明              的作用。观察到1号试管的现象是                    

(3) 馒头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营养物质进入血液后, 随血液循环进入组织细胞, 通过        作用分解, 释放能量供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

(4) 某人血糖浓度偏高, 尿液中出现葡萄糖, 这可能与          分泌不足有关。

考点:消化和吸收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题型:实验题
看谁统计得准。五年级(1)班全体同学体重情况如下:(单位:千克)
 42  46  46  38  38  46  42  48  46  46  46  40  46 
 38  46  46  50  52  52  48  46  46  46  46  44  46 
 46  46  50  52  38  40  46  44  46  46
1.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体重
38
40
42
44
46
48
50
52
人数
2.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各是多少?
3.你认为哪个数据代表全班同学的平均体重比较合适?
题型:实验题

对比剂的引入方法,错误的是()

A.静脉肾盂造影--生理排泄法

B.口服胆囊造影--生理排泄法

C.消化道钡餐检查--直接引入法

D.经皮穿刺肝胆系造影--直接引入法显影

E.静脉胆道造影--直接引入法

题型:实验题

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

陈峻峰

不是一棵,也不是两棵,而是一排水杉,在我居住的城市的东南,向天空高高地直立着,高过了那些栗树、梧桐、刺槐和雪松。

两只鸟,我们权且可以称它们为山喜鹊吧,在早春里飞来。我以为我认识它们,我以为它们是去年的那一对。它们的巢还在,也就是说它们原来的家还在,经过了去冬的那场大雪,看上去好像依然完好无损。而且,就一只鸟巢而言,它的高度、支点、造型,都大抵可以称得上经典。

两只鸟飞来,先在空中盘查了一会,停留在附近的一棵树上,对去年的那只鸟巢进行确认。我不知道上帝赋予它们怎样的心灵提醒和暗示,也不知道它们依循了怎样的信息和气息,能够从浩渺的远方,准确地找到这一排杉树,找到它们的巢穴。我猜它们一定会先检查它们一冬没有居住的房子,然后进行外墙的修补,并且把卧室装饰一新。它们要在那里缠绵相拥、谈论天气和诗歌、生儿育女,当然也要在那里抵御今年的飓风、雷电和大雨。

很快,我发现我错了。那两只鸟并未干这些事情,它们选择了另一棵树,开始建造一个新的巢。循着我的目光从左到右看过去,如果去年的那个巢在第三棵水杉上,那么,它们选择的就是第五棵。

现在我似乎知道了,这两只鸟不是去年的那两只鸟,而应该是去年那两只鸟的儿女吧。年轻的一代,风华正茂,奋发有为,热爱生活,富于幻想,它们怎肯居住父母的旧巢呢。它们的家族不遗传依赖和懒惰,这是天然的风范;只有人类才会有不肖子孙,好吃懒做,在父辈的财富中坐享其成坐吃山空。鸟类不会。它们担当不起上帝的指责和同类的嘲笑。

当然,建造一个家是复杂的、艰难的。我无法知道那两只鸟整个春天的辛勤和劳苦,我只能通过它们飞翔忙碌的身影对它们进行判断和猜想。就这样,有一天,我像是突然发现,它们的家建好了。一只巨大的鸟巢也像是突然从枝头上长出来,和树完美地融成一体。我能感觉到巢的坚固和安稳,也能想象那卧室的簇新和舒适。

那天,让我觉得仿佛整个春天里, 我都在向它们仰着脸。年轻人的新巢建在第五棵树上,父母的旧居建在第三棵树上;父母亲不在了,高高树顶的旧居空着,仿佛一个家族的图腾和标志;从我的角度看去,直立的杉树举着那只旧巢,更像是举着一个祖宗的牌位。那么,这两只鸟选择在第五棵树建造自己的新家,是想虔诚守着父母的遗址和祖宗的牌位。那么,与之间隔一棵树的距离,是不是想和旧时的文化传统既不挨得太远,又不挨得太近。它们在生命的繁衍和承续中,需要有自己年轻独立的思想,需要创造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信心、锐气和生活。

而我必须自觉离开了,我要做的不是对两只鸟进行观察和猜测,而是能否进行自身的反省,包括我们对待美妙自然和可爱生灵的态度和行为。旧巢和新巢都建在树的高处,那几乎是树的梢顶了。它们未必不知道这要担当多么大的风险,但它们更知道这世上真正的风险,来自人类。因此它们把巢尽可能地建在高处,建在梢顶,那是对人类最明白无误的拒绝、痛斥和对峙。

那个悬在高空的巢穴,高高悬在我们的头顶之上的巢穴,不知是鸟类的天性不安,还是人类的巨大痛苦。

 

文章最后写道:“那个悬在高空的巢穴,高高悬在我们的头顶之上的巢穴,不知是鸟类的天性不安,还是人类的巨大痛苦。”请结合全文,分析这句话所体现的作者的观点。

题型:实验题

教育储蓄的优惠政策一个人最多可以享受()次。

A.1

B.2

C.3

D.没有限制

题型:实验题

气管切开的部位多在

A.第1气管软骨环

B.第1~3气管软骨环

C.第2~4气管软骨环

D.第3~5气管软骨环

E.低于第5气管软骨环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