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两区域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2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

题型:选择题

问题:

读世界两区域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2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土壤、水源

B.光热、降水

C.风向、地势

D.地形、河流小题2:关于乙图所示地区的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西风带,深受西风影响,气候湿润

B.图中湖泊的水源补给主要是大气降水

C.图示地区土壤次生盐碱化问题严重

D.图示地区主要农作物是水稻、玉米

考点:世界政治地理格局区域的含义、特征及划分
题型:选择题

工业生产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明清是民间手工业大发展时期。明中叶以来匠役制度的变化,使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纺织业在丝棉产区成为城乡广为流行的手工业形式……清代正式废除匠籍制度,民间手工业的发展环境更为宽松,主要手工业产品比明代有所增长,地区性分工更加明显,形成了一些手工业品比较集中的产区。据统计,明清江南棉花与棉纺织业市镇有52个,蚕桑与丝织市镇有25个。长江中游湖北、湖南、江西三省陶瓷业市镇有25个,造纸业市镇有20个,纺织业市镇44个。——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史纲要》

(1)概述明清时期手工业生产的显著变化及对当时经济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欧洲工业化)应该与工业革命的生产方式不可分割,即掌握了资金、采集原料,大规模生产,直接运销于广大市场。这一种经济与作坊工业不同,也不像因批发而云集的行商作贾(传统的商业)。工业生产提供了庞大的产量,而巨额资金的投入,则在生产的上游掌握着原料,在生产的下游占有市场。这种经济形态,在18世纪中叶成熟。——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2)指出材料所说“经济形态”成熟的社会条件并比较它与“作坊工业”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大战时期和战后几年间,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主要是轻工业。纺织工业,从1896年至1913年,中国的华资纺织工厂仅有16家,而1914年至1922年,民族资本所创建的纱厂达49家。面粉工业在大战期间建立的约有100家,中国由面粉输入国一跃成为面粉输出国,1915年至1921年,中国面粉平均每年出超百余万担。其他像火柴业、水泥业等也都有些发展。随着中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社会新生阶级——工业无产阶级也成长壮大起来,到1919年已达到200万人左右。这个数目,在整个人口中虽然还是很少的,但是他们居住很集中,是个有力量的阶级。……据不完全统计,1920年共发生罢工46次,罢工人数在五万左右。——胡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

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3)依据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及对民主革命进程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选择题

蝼蛄危害根部及近地面的茎呈()。

A.整齐状切口

B.不整齐的丝状残缺

C.空洞

D.腐烂

题型:选择题

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必须选在地形相对平坦、稳定、植被良好的地点布点。

题型:选择题

压焊过程中出现有害因素的强烈程度受()。

A.焊接规范的影响

B.焊接设备的影响

C.焊接材料的影响

题型:选择题

小亮,男,17周岁,因故意杀人被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了公诉。人民法院在审理该案的时候,对于如何贯彻有关公开审判制度发生了意见分歧,下述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应当公开审理并应公开宣判

B.应当不公开审理但应公开宣判

C.可以不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宣判

D.可以公开审理并应公开宣判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