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武夷山——我的读后感》,回答问题(共12分)武夷山——我的读后感梁衡①名山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武夷山——我的读后感》,回答问题(共12分)
武夷山——我的读后感       梁 衡
①名山也已登过不少,但当我有缘做武夷之游时,却惊奇地发现这次却不劳攀援之苦,只要在竹筏上默读两岸的群山就行。只这一点就足够迷人了。
②两岸群山将自已突兀的峰岩或郁葱的披发投入清澈的溪中。我半躺在筏上的竹椅里,微醉似的看两边的景色,听筏下汩汩的水声,静静地读着这幅大水墨。
③这两边的山美得自在,当她不披绿裳时,硬是赤裸得一丝不挂,本是红色的岩石经多年的氧化镀上了一层铁黑,水冲过后又留下许多白痕,再湿了她当初隆起时的皱褶,就自然得可爱,或蹲或立,你会联想到静卧的雄狮、将飞的雄鹰或纯真的顽童、憨厚的老农,全无一点尘俗的浸染。但大多数山还是茂林修竹,藤垂草掩,又显出另一番神韵。筏子拐过一两道弯,河就渐行渐窄,山也更逼近水面,氤氲葱郁,山顶的竹子青竿秀枝,成一座绿色的天门阵,直排上云天,而半山上的松杉又密密匝匝地挤下来。偶有一枝斜伸到水面,那便是姜子牙无声的垂竿。河没有浪,山没有声,只有夹岸迷蒙的绿雾轻轻地涌动。水中起伏不尽的山影早已让细密的水波谱成一首清亮的渔歌,和着微风在竹篙的轻拔慢拢中飘动。
④这条曲曲弯弯的溪水美得纯真。滴滴雨露轻落在叶上草上,渗入根下土中,沙滤石挤,再流出涓涓细流,汇成这能漂筏行船的大河。所以这水就轻软得可爱。没有凶险的水涡,没有震山的吼声,只是悄悄地流,静静地淌。每当筏子转过一个急弯时,迎面就会扑来一股爽人的绿风,这时我就将身子压得更低些,顺着河谷看出去,追视这幅无尽的流锦,一时如离尘出世,不知何往。在这种人仙掺半的境界中,我细品着溪水的清、凉、静、柔,几时享受过这样的温存与妩媚呢?回想与水的相交相识,那南海的狂涛,那天池的冰冷,黄河壶口的“虎啸”,长江三峡的“龙吟”,今天我才找到水之初的原质原貌,原来她“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不胜凉风的娇羞”。
⑤在世间一切自然美的形式中,怕只有山才这样的磅礴逶迤,怕只有水才这样的尽情尽性。也怕只有武夷山水才会这样的相间相错、相环相绕、相厮相守地美在一起,美得难解难分,教你难以名状,难以着墨。一处美的山水就是一个暂栖身心的港湾,王维有他的辋川山庄,苏东坡有他的大江赤壁,朱自清有他的月下荷塘,夏丐尊有他的白马湖,今天我也找到了自己的武夷山水。
⑥如果一处山水能以自己的神韵净化人的灵魂,安定人的心绪,启示人生的哲理,使人升华,教人回归,能纯得使人涌起)宗教式的向往,又美得叫人产生热恋似的追求,这山就有足够的魅力了,就是人间的天国仙境。我登泰山时,曾感到山水对人的激励;登峨嵋时,曾感到山水给人的欢娱;而今我在武夷的怀抱里,立即感到一种伟大的安详,朴素的平静,如桑拿浴后的轻松,如静坐功后的空灵。这种感觉怕只有印度教徒在恒河里洗澡,佛教徒在五台山朝拜时才会有的。我没有宗教的体验,却真正接受了一次自然对人的洗礼。武夷一小游,退却十年愁。对青山明镜,你会由衷地默念:什么都抛掉,重新生活一回吧。难怪这山上专有一处名“换骨岩”呢。
⑦我正庆幸自己在默读中悟出一点道理,突然眼前一亮,竹筏已漂出九曲溪。回头一望,亭亭玉女峰正在晚照中梳妆,船工还在继续着他那说不完的故事。
小题1:.仔细阅读文章第③④⑤段,按要求填写表格。(4分)
 
内容
感受
第③段

美得自在
第④段
溪水

第⑤段


 
小题2:.阅读第⑥段,体会作者面对武夷的山水为什么会产生“重新生活一回”的想法?(3分)
小题3:.本文在描写武夷山水时,可谓形神兼备,写活了风景。试从第③④两段中任选一段,分析作者是如何写出外在特征和内在神韵的。(可从修辞、用词等方面,150字以内)(5分)
考点:散文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尿液分析仪检测后质量控制主要指()

A.严格规范的实验操作

B.对报告的审核、签发

C.正确的尿标本收集

D.有效的标本标记

E.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操作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建设工程组织非节奏流水施工的特点有()。

A.施工段之间可能有空闲时间

B.相邻专业工作队的流水步距相等

C.各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的流水节拍不全相等

D.各专业工作队能够在施工段上连续作业

E.专业工作队数等于施工过程数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双击时间线标尺上的序列标记,可以为其添加(),其涉及内容包含()、()等信息。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协调制度》将国际贸易的商品按生产部类、自然属性和不同用途分为( )类、( )章。

A.15,80

B.20,96

C.21,97

D.23,101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下面不是海南黎族特色酒品的是()

A.米酒

B.地瓜酒

C.栏山酒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