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分)观念或视角是认识问题的方法、思维,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不同的历史观或

题型:综合题

问题:

(28分)观念或视角是认识问题的方法、思维,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不同的历史观或历史研究视角有助于观察、认识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同时期欧洲人的世界地图

图1 公元前5世纪希罗多德所见的世界   图2  16世纪中期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

(1)指出两幅地图反映的“世界”有何不同。(4分)这种变化反映了欧洲思想认识方面取得了怎样的进步。(4分)

材料二:18世纪中期,德国哥丁根学派最早提出西欧中心理论。这种历史观大肆宣扬西欧白色人种的优越,认为西欧的历史是整个人类普遍的历史,始终是人类历史矛盾运动的中心……欧美以外诸地区、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

——摘编自《全球化和全球史》

材料三: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在1955年最先明确提出“全球史观”问题。他认为……世界历史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建立全球的历史观——即超越民族和地区的界限理解整个世界的历史观,这样才能抛弃西欧中心论的偏见,公正地评价各个时代和世界各地区一切民族的建树。

——摘编自《当代史学主要趋势》

(2)据材料二,概述“西欧中心论”的内容。(4分)材料三中“全球史观”怎样突破了“西欧中心论”的偏见?(4分)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西欧中心论产生的原因。(4分)

材料四:胡绳是治中国近代史的大家,1954年2月他发表影响深远的《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一文,提出了“三次革命高潮”概念,1997年,他出版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书,成为“三次革命高潮”体系的典范之作。

(3)从胡绳归纳的“第二次革命高潮”的特点判断“第二次革命高潮”由哪两个事件构成?(2分)作者研究历史事件的视角是什么?(2分)依据这一视角对这两个事件的历史影响作简要评价。(4分)

考点:走向会合的世界(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的动机新航路的开辟的经过开辟新航路
题型:综合题

基质效应()

A.是客观存在的

B.由于其无法避免,量值溯源中不会限制参考物质的直接使用

C.仅与参考物质有关

D.测量方法与基质效应无关

E.对基质效应越敏感的测量方法越好

题型:综合题

在我国,政府可通过()等措施,促使不动产价格提高。

A.控制土地供应量

B.提高土地出让价格

C.房地产开发经营的税费

D.调整产业政策

E.降低房地产税收

题型:综合题

山羊肯吃葡萄枝叶后,葡萄植株会出现什么状况?()

A、死亡

B、繁茂生长

C、繁花似锦

D、结实

题型:综合题

贯穿整个工程的施工表格有哪些,填写时要注意什么?

题型:综合题

()的目的是在使用最少的网络资源和具有最小延迟的前提下,确保网络能提供可靠、连接的通信能力,并使网络资源的使用达到最优化的程度。

A、性能管理

B、安全管理

C、配置管理

D、故障管理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