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瓦(15分) 瓦是江南的帽,楚楚然,如片片暗玉点缀屋上。一层一层盖在屋顶,似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江南瓦(15分)

瓦是江南的帽,楚楚然,如片片暗玉点缀屋上。一层一层盖在屋顶,似鱼鳞,又像梯田,晴时挡烈日,雨天淌雨。偏偏不碍风游过,上瓦与下瓦之间有缝,沟瓦与扣瓦之留有隙,这小小的缝隙里,清风流淌,皓月流银。江南屋有风,当数瓦上功。住在这样的青砖瓦屋里,冬暖夏凉,气韵悠扬。

瓦是风雨之中最玄妙的乐器。风在瓦缝中穿行,声如短笛,拖着长长的尾音,是底气充足的美声。雨点落下,清越激昂,雨越来越大,击瓦之声,与飞流的雨声汇聚成一曲浑厚的交响。

最美要数檐下滴雨了。像是有一根无形的线,把那雨珠串起来,上连着屋檐最边沿的沟瓦,下系在地上一洼清亮的雨水里。风吹来,雨珠飘来荡去,像个顽皮的孩子,尽情地撒欢,恣意地嬉戏。雨珠稀稀落落,那是小雨;雨珠变得密密挤挤,那是雨势明显增大之故。当檐下雨珠落成一条雨线时,雨就大了,很大,很大。

江南风暖瓦生烟。炎夏的阳光,火一般普照,屋瓦之间,施施然,飘飘然,升腾一缕炊烟。如烟如梦,亦似花。烟,其实是光影的折射,却给瓦平添动感。日影飘然,烟瓦舞动,那是瓦在跳一支奇妙的日光舞。

江南少雪。真的落了雪,瓦就有最柔美的银白曲线,融雪,是从水声开始的。屋瓦上的积雪化了,一滴一滴、一线一线的雪水,便从瓦上飞落下来,屋檐下淅淅沥沥滴水,其声势,可堪一场中雨。

岁月催人老,亦使江南瓦落尘泛黑。

天长日久,沙土落在瓦上,叶片烂在瓦间,一层一层,积累着厚厚的光阴故事。偶尔,有种子在风卷下摇落在瓦中,抑或从鸟嘴里飘落瓦上,便会长出一丛碧绿的“瓦上草”来,瓦上草是几十年上百年的古屋的标志之一。

比草更能为江南瓦披绿装的是苔藓,特别是背阴的北边瓦,浓妆淡抹,深浅不一。长苔的江南瓦,神似一块暗玉,墨绿,深绿,暗绿,远远地看上去,绿意摇曳,这种绿,透着深蓝,于是,人们创造出了一个新词:瓦蓝。透着这种绿,这份深蓝,每个人都会感受到江南那份独特的色彩,感受到江南那份浓浓的乡情!

江南瓦,没有北方琉璃瓦那种贵族气息,卑微如草芥;更没有琉璃瓦那种流光溢彩,粗砺如土坷,但却是人们容身之需、安居之宝。

只是钢筋水泥,一步一步,把江南瓦逼进历史的暗角。真担心不久的将来,人们会用狐疑的神情去探寻:什么是瓦,什么叫瓦蓝?

(选自《散文》2008年第10期) 有删改 陈志宏)

小题1:文章开头将瓦比作“江南的帽”是否恰当?请结合文章说明理由。(3分)

小题2:本文倒数第二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联系具体内容及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分析它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3:文末作者含蓄地表达了对什么样的社会现象的忧思?你是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担忧的?为什么?(4分)

小题4:“以小见大”是散文常用的表现方法,就是通过常见的、具体的一些人、事、物,却表达了广泛而深刻的自然、社会、人生等重大问题。你认为《江南瓦》是怎样使用“以小见大”的方法的,请你联系文章具体内容作一些分析。(4分)

考点:散文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两个分数通分后,分数单位的个数一定一样。[ ]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属于性染色体疾病的有()

A.Klinefelter综合征

B.Turner综合征

C.XYY综合征和X三体综合征

D.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

E.真(假)两性畸形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硫磺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Na2SO4•10H2O

B.S

C.As2O3

D.Fe2O3

E.HgS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齿轮、齿条、皮带、联轴节、蜗轮、蜗杆等都是常用的机械传动机构。各种机械传动机械的特点不同。其中,皮带传动的特点是()。

A.过载保护能力强

B.传动精度高

C.维护不方便

D.静电危险性小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我国的《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建议水泥等活性填料一般不超过()

A.1%

B.1.5%

C.2%

D.2.5%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