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听出心灵的杂音 去年夏天,从省医科大学毕业后,经朋友介绍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听出心灵的杂音

  去年夏天,从省医科大学毕业后,经朋友介绍,我随五六个同学一起,来到本市一家三甲医院实习。院长告诉我们,三个月实习期满,如果我们表现良好,就可以成为医院的正式人员。

  实习第一天,我们来到心脏科报到。早听说心脏科主任医师吴春玉是一位全国赫赫有名的冠心病专家,人很亲切。果然,见到我们的第一眼,他便和蔼可亲地说:“年轻人,往后,心脏科就是你们的家了。好好努力吧,这可是好多医科大学生梦寐以求的事儿哟!”

  听了吴大夫的鼓励,我们都暗暗攒足了劲儿,拿出各自的看家本领,应对每一个病人。终于,三个月实习期到了,我们得到了吴大夫的夸奖和赞赏。吴大夫说,我们将要应诊最后一位病人,如果不出现任何差错的话,我们便全都可以得到医院的正式聘用。

  那是一位五十上下的中年人。吴大夫将我们上下打量一番,说:“这是一位心脏僧帽瓣硬化症患者,从农村来的,你们可以先听听他心脏的声音。”

  关下心脏僧帽硬化症的病理知识,我们在书本中早就学过。我知道这种病的心跳规律是先有一阵清晰的强音,接着是两下微弱的杂音。

  但就在我们准备取出以往都随身携带的听诊器时,才想起今天不知何故,听诊器早已按吴大夫的吩咐放在办公室了。

  “用我的听诊器吧。”吴大夫笑笑说,“这是一具特制的听诊器,它可以听出任何来自心灵深处的杂音。你们要仔细地听,这个病患的心跳强音一向都很明显。”

  接过那具听诊器,我们依次凑近了病患的心脏。“嗯,没错,果然他的心脏具有很重的强音!”我的同学们听过后,都得出这样的结论。

  我是最后一个听诊的。我仔细地聆听,但半分钟后,一丝失望的表情浮在我脸上:我没有听到半点儿声音!

  “怎么样?”跟那几个同学一样,吴大夫又例行地问我,“心跳强音是不是很明显?”

  我不知道该怎样回答他。我怀疑到底是我的耳朵出了问题,还是我根本就不是块做医生的料?就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吴大夫又对我说:“再给你一次机会,再听一次吧。”

  我又凑近了病患者的心脏,结果,依然没有一丝声音。

  “怎么样?”吴大夫对我投过关切的眼光,那几个同学全都向我使眼色。

  犹豫了半天,我终于实话实说了:“对不起,大夫,我什么也没听到。”同学们发出了一阵不屑的笑声,吴大夫的脸上也出现一种怪怪的表情。

  我想我是彻底没希望了.一个失去听觉的人,还有什么资格做一名医师?就在我灰心地转身离去时,没想到身后传来院长的声音:“王贞虎,你被录用了。”

  我惊诧地转身,不知何时.院长已站在吴大夫的身旁,两人正微笑着注视着我。

  “为什么?”我讷讷地问道。

  “就为这个。”吴大夫笑了关.从怀中掏出一把镊子,竟从听诊器里夹出一团棉球。

  天啊,闹了半天,原来这根本就是一个没用的听诊器!

  院长瞄了一眼那几个面红耳赤的同学,语重心长地说:“这是我跟吴大夫事先商量好的一堂特珠的听诊课,目的是想听听来自学员内心深处的杂音。也许,为了能正式留在医院,你们一个个假装清醒地撒谎,的确可以蒙过主管人员的眼睛,但在应诊的过程中,你们将要结束的,却极有可能是一个患者的生命啊!”

  终于,仅我一人,成了留用在这家三甲医院的幸运儿。在往后的人生履历表上,我写下了这样一句座右铭:“做一名心无杂音的人,去听诊每一个生命!”

1.本文标题“听出心灵的杂音”有哪两层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写道“我的同学听过后,都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样的结论”指什么?为什么他们“都得出这样的结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你是落聘的实习生,你会喜欢吴春玉大夫吗?请谈谈对他的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我”整个听诊过程,“几个同学”和吴大夫的表情表达丰富的“潜台词”,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脸上也出现一种怪怪的表情”的潜台词是“人家都听到了,你耳朵肯定有问题”。

B.“全都向我使眼色”的潜台词是“还不快跟我们一样说,你太不够哥们意思”。

C.“发出了一阵不屑的笑声”的潜台词是“你这个傻冒,榆木脑袋,你会吃亏的”。

D.“面红耳赤”的潜台词是“吴大夫,你怎么骗人,我们可是为你撒慌,你害苦我们”。

考点:记叙文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7分)如图是某班同学野外考察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回答图中地形部位名称.C处是        ,E处是        ,B-D是             

(2)如果B-D是一条小河,其河水应是向           方向流去.

(3)甲、乙的相对高度是        米.如果D处和F处各站一个人,他们能相互看见对方吗? 4)如果甲、乙 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那么,它们的实际直线距离约是       千米.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2011年底,我国将PM2.5(微小颗粒物)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一些专家指出,对PM2.5不能只是监测,而是要调动全社会的环保“神经”,发起公众参与的节能减排运动。从实践角度,这说明  [ ]

①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②实践是从主观观念出发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③实践是具有能动性、客观性、社会性的活动

④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2006年1月9日,中 * * * * 、国家 * * 、中央军委 * * 胡 * * 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          而努力》的重要讲话。

A.创新型国家

B.环境友好型社会

C.社会主义现代化

D.社会主义新农村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防止PCR交叉污染的措施包括()

A.严格区分不同工作区

B.操作时戴手套、口罩

C.使用一次性移液器和试管

D.严格消毒

E.以上全部均是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中耳、内耳CT平扫时常采用的骨窗的窗位和窗宽分别为()

A.100~200HU、2000~3000HU

B.100~200HU、3000~4000HU

C.200~300HU、2000~3000HU

D.200~300HU、3000~4000HU

E.200~300HU、3000~5000HU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