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珍珠项链 (1)去鼓浪屿旅游,给母亲挑了一串珍珠项链。淡粉色的,光泽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现代文阅读。
珍珠项链
     (1)去鼓浪屿旅游,给母亲挑了一串珍珠项链。淡粉色的,光泽很柔和,珠子大小也均匀,虽然比不上名贵的珍珠,但已经花去我一个月的工资。母亲生日那天,很恭敬地送给了她。
     (2)母亲很高兴,那天父亲在森林公园附近的一家酒店里订了房间,想让母亲高高兴兴地度过一个休闲周末。母亲虽然嘴里说太浪费了但还是很高兴。她戴上了那淡粉色的珍珠项链,穿了一件墨蓝色的领口和袖子上有镂空花纹的长裙。然后一家人出去拍照,六十岁的母亲那天依然十分美丽。
     (3)中午,我们在酒店的餐厅吃饭,母亲说要去一趟洗手间,谁知一去半天都没回来。我和姐姐纳闷了,赶紧去找。在洗手间门口,看见母亲在跟一个年轻的女孩说话,很客气的样子。见我们来了,母亲对那女孩子说:我女儿来了,那么我们再见了!女孩微微地向母亲弯了弯腰,匆匆走了。
     (4)我和姐姐都以为那女孩是母亲的学生。
     (5)一直到晚上回到家里我们才知道整件事的过程。
     (6)母亲从洗手间出来,在镜前想梳洗一下。酒店的洗手间分两间,外面梳妆,里面是女厕。她怕肥皂水弄脏了珍珠,就摘下项链放在梳妆台的一个专门用来放小饰物的白色小瓷盘里。等到母亲洗完脸再看,小瓷盘空着,珍珠项链不见了!台面上下都没有。母亲想了想,洗手间里只有她和那个女孩,母亲梳洗的时候她就站在母亲身边,现在那女孩正抓住洗手间玻璃门的铜把手,而且神色慌张要出去,母亲叫住了她。
     (7)母亲说,我知道我不能着急,哪怕是一点儿急躁的样子,也会把这个女孩吓跑,就算我判断正确也没用。
     (8)“姑娘。” 
     (9)“干什么?”那女孩一惊。
     (10)“请你帮我个忙好吗?” 
     (11)“什么事?” 
     (12)“我有一条珍珠项链,是我的小女儿送给我的礼物。不是很昂贵,但那是她用自己的工资为我买的。刚才我洗脸怕弄脏了,随手一放就不记得放在什么地方,人老了,记性真不好。今天是我第一次戴呢。要是找不到了,那我女儿可要伤心死了。因为今天是我生日。我今天整六十岁了,一家人高高兴兴地非要到这儿来给我过生日。其实,像我这样的年龄,我倒希望她们不记得我的生日才好。免得老是提醒我一天比一天老。”女孩长久地看着母亲,紧张的神情开始缓解,慢慢地脸上现出一丝微笑:“您一点儿都不老,您看上去比我妈妈还要年轻,她才四十多岁。”她停了一下又说,“我帮您找找看吧。” 
     (13)“那就麻烦你了,我到里边去找找看。”母亲推开了里边那扇门。
     (14)过了一会儿,母亲出来。女孩用餐巾纸托着那串珍珠项链说:“您看,是这条吗?”
     (15)母亲接过来:“就是它。还是年轻人眼睛好,真谢谢你了。”
     (16)女孩连忙说:“不用,真不用。”停了一下,她又说:“我也祝您生日快乐!”
     (17)就在这时,我和姐姐找来了。
     (18)母亲抚摸着脖子上的珍珠项链,说:“那女孩,真不错。” 
     (19)“她偷了您的东西,您还谢她。您应该去叫保安。”我和姐姐叫道。
     (20)“我觉得她也许不是有意要偷我的东西,”母亲说,“要是我叫保安,那我们两个人中,总有一个会丢掉珍珠的。”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限在25字以内)
     本文叙述了                                                                                                         的故事。
2.这篇叙事散文以                     为线索。请细读全文,在下面方框里,把本文情节发展的脉络补充完
     整。
     受赠珍珠项链→                                       → 感叹珍珠项链
3.本文采用               的记叙方法,其内容从“                  ”起,到“                   ”止。这种写法的好
     处是:                                                                        
4.细心的你已发现第7自然段在人称使用上发生的微妙变化:依据上文,本段的三个“我”应为三个
    “她”,而作者却让“母亲”改用“我”来叙述。这种人称变化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答:                                                                                                        
5.“要是我叫保安,那我们两个人中,总有一个会丢掉珍珠的”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答:                                                                                                        
6.文中的母亲是一个闪光的人物形象,请你简要分析母亲的性格特征。
     答:                                                                                                       
考点:记叙文阅读描写方法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比5分之2吨少20%是______吨,______吨的30%是60吨.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题目。(20分)

永远的母亲

北方的季节,说变就变。好像时令就是命令。万物都违抗不得。春天到了,再坚硬的土地也得按时返青;秋天走了,再蓬勃的树叶也得屈尊枯萎。这是老天定下的时刻表,即使在这个弹丸小镇上。它仍然被一丝不苟地执行着。

振青嫂紧了紧身上的旧毛衣,使劲搓搓手,重新操起扫帚,一下下地扫过去。冬天越近,土地就越显得干硬,扫帚划过,响起刺耳的“咝啦”声,振青嫂的手也一阵阵干冷地疼痛。她只能把扫帚握得更紧,仿佛那是她的命一般。

其实,这把扫帚也的确是她的命,就像身上这件脱了线退了颜色的旧毛衣是她唯一的外套一样。这样的生活已经持续了七年。而七年前,她还是一个面庞红润的少妇,一个温婉朴实的母亲。只是后来,与她同来城里打工的丈夫弄丢了孩子,于是她失去了自己唯一尊贵的身份——母亲。她的亲亲的儿子豆豆,那时才只有五岁呢。

“找不到孩子,我就死在这儿!”每次回想这句话,振青嫂都觉得自己是一个无比坚强的女人,就像扫帚下枯黄的叶片,干瘪苦涩但筋骨嶙峋。

现在,一个胖嘟嘟的小男孩跑到她面前,打扰了她的回忆。小男孩有五岁左右,这让振青嫂想起了自己的心头肉,她忍不住暗地里比较:脸盘有点像,都是圆圆的,个头、胖瘦也差不多。不过,豆豆是双眼皮,比眼前这一个要漂亮些,而且,豆豆一边一个小虎牙,没有比他更惹人疼的孩子了。这样想过之后,振青嫂心中竟然略觉安慰。但是,既而她就想起:豆豆离开她已经七年多了。她不禁又将目光投向那个小男孩,这一次,他越看越像小豆豆了。

“豆豆——”振青嫂伸出手去。其实,几年来,她已经习惯于管所有的小孩子叫豆豆。可眼前的孩子显然被这个陌生人吓着了,小嘴一撇,就跑开了。振青嫂叹口气,这种情景她也早就习惯了,岂止孩子如此,这里的大人,哪一个不是经常对她指指点点,有时还甩下一句“神经有问题”,好像丢了孩子并非她的不幸,而是她的罪孽。当然,如果振青嫂有文化,如果她也读过鲁迅的话,她也许会知道,我们中国人是善于淡化悲剧的,尤其是淡化别人的悲剧。

小男孩穿着鲜红的羽绒服,像一团小火球在马路牙子附近滚来滚去。振青嫂很想掉过头专心扫地,可那个可爱的身影像钉在了脑子里,一再吸引她的目光。于是,振青嫂又紧了紧毛衣,想到自己初为人母时的兴奋和紧张,焦虑和不安,这让她心里有些酸涩。仅仅是酸涩而已,也许她已在痛苦中浸泡太久,只能体会出除痛苦以外的感觉了。

也许这个平凡的下午注定要爆发一场灾难,当一辆重型卡车向小男孩驶去时,振青嫂头发倏地竖了起来,浑身酸麻,像要散架一样。而这个胖宝宝显然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直到他被一记扫帚扫到三米开外,直到那个让他害怕的女人倒在车轮下。他才看着地上那一摊暗红的血,“哇”地哭了出来,而他哭的原因,可能是刚才摔倒时伤了自己的膝盖。

振青嫂仰面朝天地躺着,突然发现小镇的天空其实很蓝很蓝,而且并不像她想象中的那么瘦狭,也许她平时只顾低头看地,却忽略了原来世界上最广阔的是天空。现在,躺在地上,她在剧烈的疼痛中感到久违的舒适。围在她身边的,是一张张陌生的逐渐扩大的脸……

“没想到这个女人还挺勇敢!”

“哪儿啊,她肯定把孩子看成自己丢的那个了。”

“可她的孩子,少说也有十二岁了呀。”

“要不怎么说,她脑筋还是不清楚……”

“唉,啥人啥命,这样去了,也算她的造化。”

振青嫂突然觉出自己的伟大了,这些所谓的城里人,哪里懂得她的心思,他们只知道毛衣旧了要买新的,却不知道良心旧了就永远难以洗净。

而她,现在终于躺倒在自己扫了七年的干干净净的大街上了,在蓝天白云下尽情地想念她的豆豆。也许孩子在另一个世界等她,在那个世界里,她有一所房子,她可以在厨房里煮汤、煎鸡蛋,在客厅里看电视、织毛衣,一定要织两件,一件给自己,一件给她的豆豆……

小题1:找出文章前两段中隐含的自然环境描写,并分析其特点及作用。(5分)

                                                                                

                                                                              

小题2:联系全文谈谈你对下面这两句话的理解。(6分,每小题3分)

(1)也许她平时只顾低头看地,却忽略了原来世界上最广阔的是天空。

(2)他们只知道毛衣旧了要买新的,却不知道良心旧了就永远难以洗净。

                                                                               

                                                                              

小题3:他们只知道毛衣旧了要买新的,却不知道良心旧了就永远难以洗净。

                                                                              

                                                                              

小题4:试分析文章第四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4分)

                                                                              

                                                                              

                                                                              

小题5:谈谈你对小说最后一段内容的理解。(5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男性,49岁,从青年时期开始,时常有腹痛及腹泻,近3个月来出现便血及腹部包块。腹腔手术发现,结肠壁增厚。镜下见增厚的结肠内正常腺体被破坏,具有明显异型性的细胞围成腺腔样结构,可见核分裂象,这些腺腔样结构侵犯到深肌层内,但未穿透肠壁,无淋巴结转移。

该患者目前所患疾病可能与下列疾病有关,但应除外()

A.溃疡性结肠炎

B.慢性肠血吸虫病

C.家族性多发性大肠息肉病

D.慢性细菌性痢疾

E.绒毛 * * 状腺瘤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2011 年3 月,由于地震和海啸造成的日本福岛核事故说明,尽管核能是可再生能源,但也不是绝对安全的能源

B.美国为了抢夺中东的石油资源,不惜对弱小国家发动战争,因为石油是一种清洁能源,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C.条形码扫描器中的光敏二极管使用的主要是超导材料

D.电视广播、移动通信、北斗卫星导航等都利用了电磁波来传递信息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鸡限制饮水的目的是()。

A、防止体重过大

B、避免舍内潮湿

C、节约用水降低成本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