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拾梅记 想不到,那天在公园的梅林里,拾到了盛开的梅花。 早春的一个清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公园拾梅记

  想不到,那天在公园的梅林里,拾到了盛开的梅花。  

       早春的一个清晨,我第二次踏进世纪公园看梅展。当天多云,虽有寒风,终究不再凌厉。太阳,不时透过云层,洒下春天的光明。梅海里,红的更红,白的更白。面对如此艳丽的梅花仙子,真想伸手去抚摩几下,感受鲜花放在掌心的柔美。  

       正在神思遐想,对面走来两位青春女孩。各持一支梅花,谈笑风生。我当她们手中的花束是从梅树上撷下的,于是,护绿的冲动上来了:“你们两位,私拗公园梅花可不大文明。”她们立即回敬:“老同志,你小看人了,我们素质不会这么低。这花是从地上捡来的。”其中一位将梅枝送到我面前,说:“你瞧,断层都是花匠钢锯锯下的。”一看,果然。连忙说:“错怪了你们,希望别生气。”“生气?不生气。”她们摆出一副人花合一的风姿,“你看,我们像不像梅花仙子?”面对她们天真烂漫的神情,我不由笑了。  

       本想向她们打听梅花是从哪里拾得的,但她们已经带着笑声隐入梅林的那边。思忖,沿着她们刚才的来路,不难找到,于是就循路而去。  

       拐弯处,有一棵名品“东方朱砂”,此梅枝条疏朗,繁花点点。往下一看,眼睛一亮,在它周围,散落了一地梅枝,赭色的地面,也为之艳红起来。心里不免大喊一声“好”。  

        地上的梅枝,长的四五尺,短的一二尺,都很新鲜,看来是早晨刚刚修剪下来的。我先挑了一株长长的花朵累累的。可一想,这么大的东西,怎么携带?只得忍痛割爱。左挑右拣,最后选定一株两个分岔的身姿挺秀的枝条。  

       此时,游人渐渐多了起来。有的赏花,有的拍照,三三两两,从身边走过。他们差不多都对我都行“注目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令我十分尴尬,我又不能一路发表“无错声明”,以正自己身心的清白。在这难堪之时,路边长椅上的一位五十开外的女士救了我。她和蔼地对我说:“老先生,您的行为似有不妥,公家的梅花,你怎么折下当成了私家的?”听了她的责备,我心里真是高兴,就巴望有人来讲这句话呢。忙递上梅枝,请她过目:截口十分平整光洁,是园艺工人的手艺。她忙说:“唐突唐突,抱歉抱歉!”并帮我出主意:将梅枝放进手中的蓝布印花拎包里,免得众人生疑。我听从她的劝告。不过,艳丽的花朵像顽皮的孩童,大部分还是探头在外。  

       走到大门口,我高举梅花声明,花是地上捡来的。票务员早就成竹在胸,说道:“我们知道。”并问,是带回家去插扦吗?我说不是插扦,留作纪念。她热情地向我挥手,欢迎下次再来。  

        进得家门,双手捧上一枝红梅花。老伴不领情,说:“平时你是护花的老者,今天怎么成了破坏绿化的杀手?”我即通报了拾花过程。她脸上多云转晴了,忙取出一个水滴形的三阳开泰的瓷瓶,将花插进。瓶花相配,端庄清丽。一数花朵,仍是27朵,3个花蕾,5朵半开,19朵正在怒放。路上两次轨交,一次公交,花瓣一枚也未损伤。

       年年梅开年年访,有机缘携带梅仙的俏枝花容回家,还是头一遭。今天,我还似乎拾到了另一种美丽的花朵。 (选自2009年4月5日《新民晚报》)

1.本文是一篇记叙文,主要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上下文,请在文中的空缺处填上一句恰当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划横线句,你会想起一句赞美杏花的古诗,这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对人物的心理描写突出,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我”在公园拾梅高兴和自鸣得意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最后一段说“今天,我还似乎拾到了另一种美丽的花朵”,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记叙文阅读补充句子诗文背诵记叙顺序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The Parkers bought a new house, but____will need a lot of work before they can move in.

A.they

B.it

C.one

D.which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近代以来,“世界之潮流”和“人群之需要”分别是什么?结合史实,列举孙中山“顺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主要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70岁,男性,欲行胃大部切除术、有冠心病史,术前心律为45次/分,术前准备应()

A.强心剂

B.降压药

C.使用抗生素

D.皮下注射阿托品

E.注射吗啡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在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句中,不正确的是[ ]

A.由于DNA复制出现差错而导致基因突变

B.在自然条件下,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很低

C.突变的基因对于生物的生存都是有利的

D.基因突变一般发生于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医学行为是否有利于医学科学发展和揭示人类的生命奥秘是()

A.医德评价的经济标准

B.医德评价的科学标准

C.医德评价的社会标准

D.医德评价的人文标准

E.医德评价的医疗标准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