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 ①作文课。老师教完了应用文写作后,当场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题目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

        ①作文课。老师教完了应用文写作后,当场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题目:假设自己的妈妈丢了,请每一个人写一则寻人启事。老师还给每个同学发了一份寻人启事样本,大家可以照葫芦画瓢,但是,里面的内容必须根据自己母亲的真实情况撰写。

       ②同学们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自己的妈妈丢了,写一则寻人启事?面对着寻人启事样本,同学们一时都不知道该如何下笔。

       ③见同学们都没什么动静,老师说,这样吧,我再讲一遍寻人启事的要点,大家一边听,一边写。首先,写下丢失人的姓名。

       ④大家埋头在纸上写了自己妈妈的名字。

       ⑤老师说,性别。 

       ⑥女。大家刷刷写下。

       ⑦丢失人年龄。老师的话音刚落,班级里就炸开了锅。有人说,我妈好象42岁了吧。有人说,我妈妈从来没告诉过我她多大啊。有人说,我今年14岁,我妈妈该有三十八九岁了吧?几十个同学,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准确地说出自己妈妈的年龄。

       ⑧老师摇摇头,年龄先空着吧。下面是最重要的部分,请写出丢失人的体貌特征。

       …… ……

       ⑨大家七嘴八舌,似乎对自己的母亲很了解。老师打断了大家的话,同学们说的,也许是你母亲的特点,但是,现在请大家写的是母亲的体貌特征,比如脸上有颗痣,手背上面有道伤疤,腰杆有点弯曲什么的。

       ⑩同学们停止了议论,歪着脑袋,努力回想着妈妈的形象。每天都见到的妈妈,到底有些什么体貌特征呢?脸上有没有长痣?好象是有的,但想不起来在哪了。妈妈干活时,经常会受伤,可是,哪儿留下过伤疤?倒真的没注意过啊。妈妈的腰杆这几年确实有点弯曲了,总是直不起来,可能是太累了的缘故吧?可是,好象每个人的母亲都是这样的啊,这也算是体貌特征吗?

      同学们勉强写下了几个特征,既像是自己母亲的,又好象不太像。

      老师说,请同学们再写下,今天,妈妈穿的是什么衣服和鞋子。如果妈妈真的丢了,那么,最后离开家时穿的衣服,将是很重要的鉴别辨认依据。 

      班级里再次炸开了锅。穿着干净漂亮衣服的同学们,唧唧喳喳地议论开了:哪个同学早上新穿了一双运动鞋,大家立即注意到了;最喜欢的那个电影明星,喜欢穿什么样式什么牌子的衣服,大家总是一清二楚……可是,早上和自己一起出门,甚至骑着车子将自己送到学校门口的妈妈,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什么样式的,却真的没有留意,从来也没有留意。 

       作文课彻底失败了,一个简单的寻人启事,竟然没有一个同学写完整、准确。最后,老师面色凝重地对大家说,不是寻人启事难写,是大家对自己的妈妈,根本就不关注不了解啊。 

       天底下的爸爸和妈妈,都是用心去看自己的孩子的,所以,孩子的每一个细小动作,都逃不过父母的眼睛。记住爸爸妈妈其实一点也不难,只要用心,就足够了。

       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是,我们偏偏对精心呵护我们的父母视而不见:(只看见了可口的饭菜,却不见忙碌在厨房的背影;只欣喜于获得的优异成绩,却忘记了深夜伴读的眼眸;只盼望着自己的成长,却忽略了因操劳而佝偻的背影……)要到何时,我们才能有一颗心,用它看清父母的面容,记住父母的深情?让我们学会关爱他人,先从关爱自己的父母开始。(作者:孙道荣 有删改)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2.第⑨段开头的处省略了同学们七嘴八舌讨沦的内容。请联系上下文,补写在下面。

                                                                                                                                                              

3.第段画线词语在表达上的好处。

                                                                                                                                                              

4.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5.第段中括号句子的含义。

                                                                                                                                                            

考点:记叙文阅读理解句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软土是指外观以灰色为主的细粒土,且天然含水量大于或等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其中淤泥质土是指()。

A.e≥2.0,IL>1

B.e≥1.5,IL>1

C.1.5>e≥1.0,IL>1

D.1.5>e≥1.0,IL<1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1—2题。

1、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

A.从发展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2、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

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收入

D.更优的自然环境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循环流化床锅炉旋风分离器内发生二次燃烧的危害是什么?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在Excel中输入字符串时,若该字符串的长度超过单元格的显示宽度,则超过的部分最有可能( )。

A.被截断删除
B.继续超格显示
C.给出错误提示
D.作为另一个字符串存入右侧相邻单元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理解
余每览越人人虢之诊望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

“曾不留神医药”,其中“不”表否定之义,其否定的意味一直贯穿到:

A.留神医药

B.精究方术

C.君亲之疾

D.保身长全

E.以养其生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