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如图所示是他正要释放小车时的情形,对

题型:实验题

问题:

某同学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如图所示是他正要释放小车时的情形,对此另一同学提出了实验应改进的几点建议,其中合理的是         

A.应把长木板的右端适当垫高,以平衡摩擦阻力

B.应调整滑轮高度使细绳与长木板表面平行

C.应将打点计时器接在直流电源上

D.应使小车离打点计时器远些

考点:实验: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题型:实验题

读下面议论文段完成1—4题。

       ①中 * * 在任何内忧外患、艰难险阻面前,都表现出坚韧不拔、不可战胜的英勇气概。②1998年我国长江、松花江和嫩江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洪灾。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③在这次抗洪斗争中,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军队经受了一次(         )的考验,极大地 ________。④在我们国家实现民族振兴的伟大事业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其中包括无法回避像今年这样的特大自然灾害。⑤但是,曾经战胜过无数灾难,创造过无数奇迹的中国人民,始终自强不息,生生不已,为着美好的前程而英勇地奋斗,不懈地追求。⑥伟大的抗洪抢险斗争,像一个熔炉,锤炼着中国人民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品格,使人们的精神境界得到新的升华;像一所学校,教育着人们更加热受我们伟大的党,我们伟大的军队,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使全国人民的政治觉悟和精神状态得到提高和振奋。⑦多难兴邦。⑧我们民族的这一宝贵精神财富,必将成为鼓舞和激励我们克服种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新胜利的巨大推动力量。

1.第①句中“内忧外患”的“内忧”是指文中提到的 ________;第②句“多难兴邦”的“邦”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

2.第⑥句中的划线部分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句中用 ________________ 比喻 _______________,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这儿运用比喻手法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

3.该文段的中心论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运用了两种论证方法。第一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在第 _______句;第二种是 _________________,体现在第 _____________句。

题型:实验题

静定结构由于支座沉降(位移),结构内部将()。

A.有应变,有位移

B.无应变,有位移

C.有应变,五位移

D.无应变,五位移

题型:实验题

(72) is an error detection code that most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e。

A.CRC

B.Manchester Code

C.Huffman Code

D.4B/5B Code

题型:实验题

对长度为n的线性表进行顺序查找,在最坏情况下需要比较的次数为( )。

A.125

B.n/2

C.n

D.n+1

题型:实验题

下列防腐保温工程规模(单项工程造价)属于中型工程的是()

A.80万

B.250万

C.350万

D.450万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