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式计算,怎么简便就怎么算. 415-176-2415×27-3000÷258.

题型:解答题

问题:

脱式计算,怎么简便就怎么算.
415-176-2415×27-3000÷258.29+3.7+0.71+6.3
125×89×8428×78+572×785625÷75+25.
考点: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
题型:解答题

优秀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应具有的能力特征有()。

A.专业知识

B.业务知识

C.实践职能

D.管理变革能力

E.领导职能

题型:解答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谒孟母林

孙继泉

  从山东邹城出发,开车踏上“孔孟新道”,十几分钟,便到了曲阜凫村——孟子的出生地。沿着一条乡间土路东行,便见一道镌着“孟母林”字样的石坊赫然立于青绿的麦田中,后面一圈红墙之内,便是古柏森森的孟母林了。

  这是一片素洁静雅的墓群。游人不多。轻轻地吸一口,能感觉到微风中飘散着浓郁的柏香,静静地听一听,能辨别出森然柏影中的鸟喧哪个是喜鹊,哪个是麻雀,哪个是斑鸠。孟母墓就在这样一片祥和的柏林中,不大的享殿,不高的坟冢,一如她生前的贫寒、简约和素朴。

  孟子三岁丧父,弱女抚孤,生活多艰,然而孟母却忍苦负重,教子有方,功成名就,母仪天下。“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中国人大概很少有人不知道《三字经》上的这段文字。寥寥十二个字,包含着两个家喻户晓的教子故事,一个是“三迁择邻”,一个是“断机喻学”。

  从曲阜凫村,到邹城的庙户营,再到邹城的南关,现在看实在是太近了。别说搬一次家,就是搬迁一个村庄也不是太难。但是事情放在两千多年之前呢?当时的孤儿寡母走的是什么样的路?用的是什么样的车?携带的是哪几样家具?在什么季节搬的家?那天又是怎样的天气?他们住的是什么样的房子?房子是买的、借的还是租的?我们都不知道。我们只知道他们从坟地旁迁到了市场边,最后傍近子思授徒的学宫。当年孟母以织布维持生计,唧唧复唧唧,织锦是用汗、用泪、用血织成的。当她强抑着对爱子厌学情绪的恼怒,操刀将自己亲手织就的布帛斩断时,谁说不是在割裂自己的心肠?她肯定哭过、怒过、恨过……当听到孟子诵读时的琅琅书声时,也会心地笑过。

  在漫长的教子生涯中,孟母肯定不仅仅靠这么两次惊人举动感动儿子而一劳永逸,孟子也肯定不会单单因这两次经历而励志苦读终成大业。事实上,孟母是把自己的慈爱以及心智融化在一生中的每一天,每一刻,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动作之中,直至终老。

  如今,后人在邹城城南修建的孟母祠、孟母断机堂早已荡然无存。在原子思书院近旁,坐落着红墙碧瓦的孟庙和庭院深深的孟府。孟子及其思想正在被众多的专家学者肯定和推崇,这些,孟母不知道。孟母安然长眠于老家马鞍山下的麦田里,与日月为伴,与轻风为伍,与花鸟为邻……

  有人说,是孟子使孟母名扬天下,德垂千秋。诚然,假若孟子没有成就一代名儒,孟母的名字可能不会这么响亮,事迹可能不会这么显赫,但其质朴的爱意,其真挚的情感,其骇世的行为却是无私的、永存的、恒久的……

  我想起了自己67岁的母亲。在抚育我们的岁月中,她虽然没有类似“三迁”和“择邻”的举动,但也发生过许多让我们刻骨铭心的细节,说出过许多叫我们永志不忘的话语。可以说,她的每一道额纹都是为我们皱起,她的每一根青丝都因了我们而变得霜白。其实,天下的母亲都是这样,她们的爱如野地里一朵朵不知名的花,自由生长,从容绽放,兀自开合。

1.作者通过本文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尾段删掉行不行?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母亲,作者说有许多让自己刻骨铭心的细节。我们也该有,请写一个这样的细节。(10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解答题

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作为支架立柱时,且为群柱架,其高宽比不应( )。

A.大于3

B.小于3

C.大于5

D.小于5

题型:解答题

承担批签发检验或者审核的药品检验机构受理批签发申请后,关于批签发检验或者审核时限的要求错误的是()。

A.疫苗类制品应当在30日内完成

B.血液制品类制品应当在30日完成

C.血源筛查试剂类制品应当在15日内完成

D.其他类制品根据该制品检验周期确定具体检验或者审核时限

题型:解答题

2011年,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了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大走访”活动,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想。开展这一活动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是()

A.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积极的反作用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