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以后,鲁尔区在实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 A.旅游、商业、金融和保险业

题型:选择题

问题:

20世纪70年代以后,鲁尔区在实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

A.旅游、商业、金融和保险业等“无烟经济”受到重视,经济地位不断提高

B.很多工厂变为农田,农业的地位不断提高

C.煤炭和钢铁企业的数量都在不断增加,以增强对外竞争力

D.开发本国铁矿资源,减少进口铁矿石数量

考点:传统工业区新工业区
题型:选择题

下列程序(由17行语句组成)的功能是找出101—10000之间所有符合下列条件的数:该数等于其各位数字的阶乘之和。但程序运行时提示程序的第4行有错,第4行语句应修改为() .

for i=101 to 100000

p=0

c=allt(str(i))

for j=1 to i

p=p+jc(val(substr(c,j,1)))

endfor

if i=p

i

endif

endfor

function jc

parameters x

s=1

for n=1 to x

s=s*n

endfor

return s

题型:选择题

用中和滴定的方法测定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NaOH的含量,可先在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使Na2CO3完全转变成BaCO3沉淀,然后用标准盐酸滴定(已知几种酸碱指示剂变色的pH范围)

①甲基橙3.1~4.4 ②甲基红4.4~6.2 ③酚酞8.2~10)。试回答:

(1)在25℃时,1L水中约能溶解0.01g碳酸钡,则该温度下碳酸钡的溶度积 Ksp=__________。

(2)向混有BaCO3沉淀的NaOH溶液中滴入盐酸,应选用_________指示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

(3)为测定某烧碱样品中NaOH的含量(设样品中杂质为Na2CO3),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准确称取5.0g样品配制成250mL溶液,然后分三次各取配制好的烧碱溶液20.00mL于三个用蒸馏水洗净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并向锥形瓶中各加入1~2滴指示剂,用浓度为0.2000mol·L-1的盐酸标准液进行滴定,相关数据记录如下

①实验3到达滴定终点时所耗HCl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__;依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烧碱样品中含NaOH的质量分数为_____%。(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

②滴定时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

③下列操作会导致烧碱样品中NaOH含量测定值偏高的是__________

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C.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滴定前平视读数,滴定结束俯视读数

题型:选择题

分析下列程序:
#include<stdio.h>
main()
int *p1,*p2,*p;
int a=6,b=9;
p1=&a;p2=&b;
if(a<b)p=p1;p1=p2;p2=p;
printf("%d,%d",*p1,*p2);
printf("%d,%d",a,b);

程序的输出结果为( )。

A.9,66,9

B.6,9 9,6

C.6,9 6,9

D.9,69,6

题型:选择题

《蚂蚁大战》中,作者着重描写红黑三个“武士”的生死鏖战,从而让人透过典型细部而通览全局,这种手法叫做()

A.以点带面

B.以线印点

C.以点带线

D.以面反点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不属于辨脓方法的是()

A.按触法

B.透光法

C.切开法

D.穿刺法

E.点压法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