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对玉米的温软记忆 不经意间,心底就会涌起丝丝柔情。为爱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对玉米的温软记忆

不经意间,心底就会涌起丝丝柔情。为爱,还是为爱。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

  今夜,我谈情说爱,但不关乎爱情。我想唠叨的是对玉米的温软记忆。

  故乡的玉米天生丽质。金黄的色泽,光亮的质感,生动了乡间岁月。八、九月间,正是玉米的丰收季节,童年的我提着竹篮钻进了玉米地。一棵棵玉米风姿绰约,翠绿的衣衫在风中沙沙作响,红棕色的穗子轻舞飞扬,排排挺立如模特女郎。我则成了选美的裁判。我热衷的是杨贵妃式的美,谁最丰满,我就选谁。我喜悦地做着选、掰、装的动作,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刽子手。

  经过我的精心挑选,竹篮里静卧了一篮睡美人。我高兴地提着它们回家,剥去翠绿的外衣,捋去细长的穗子,露出饱满的躯体。有时,那甜蜜的米粒里还会藏着可爱的小虫,在洞穴里探头探脑。这可是甜蜜的陷阱。见到它们,我往往用菜刀将那一块削去,然后用清水洗净,倒进装满水的铁锅里烘煮。不到一个小时,玉米的浓香就会弥漫整个房间,接下来,全家人开始享用。刚出锅的玉米烫手,小孩子都用干净的毛巾包住一头吃。不久,玉米的温度降了许多,拿在手里特温暖、柔软。太嫩的玉米水份多,甜甜的,软软的。牙齿没长好的小孩喜欢啃,牙齿快掉光的老人乐意吃。其实,那成熟的玉米才更有滋味,更有嚼头。

  少年的我在外地读书,很少归家,往往节假日才回来一趟。年年暑假回家,首先迎接我的便是笑嘻嘻的玉米。可是,我因长期在清淡的校园生活,肠胃已不习惯吸收这高营养的美食。第一天回去,刚吃了一个玉米就开始腹疼,我不敢再吃。父亲赶忙从医院拿来酵母片,吩咐我吃下。接连好多天,我都不敢尝一口那香喷喷的玉米。母亲眼睁睁地看见玉米被干光,而我却未能尝一口,心底里难受,就劝我再试试。说哪会那么巧,一吃就肚子疼呢。在母亲的一再劝说下,我便折了半个玉米吃。还没吃干净,肚子就疼起来,而且还疼得厉害。母亲焦急地说:“怎么这样灵验呢?就吃半个都不行。”“就是你一个劲让她吃,她说了不吃,你还叫她吃。这下可好。”父亲厉声呵斥着母亲,然后又急冲冲去医院拿酵母片。我目睹这种情景,两行温软的液体立刻从眼眶溢出。母亲见了连忙问:“怎么这么疼呢?”我流泪笑着说:“并不是很疼的。”其实我想说这是幸福的泪,可我说不出口。

  后来,我这娇气的肠胃逐渐适应了,不知不觉又能吃了,母亲的心才得到满足。

  如今,每次见到玉米,我都会想起它带给我的暖暖的、软软的感觉。

小题1:第二段说,“我想唠叨的是对玉米的温软记忆”,我对玉米的“温软记忆”具体有哪些呢?请根据文意分点概括回答。(6分)

小题2:联系上下文,指出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内容。(2分)

①故乡的玉米天生丽质。 ②我热衷的是杨贵妃的美

小题3: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①金黄的色泽,光亮的质感,生动了乡间岁月。

②经过我的精心挑选,竹篮里静卧了一篮睡美人。

小题4:第五段说:“其实我想说这是幸福的泪,可我说不出口。”请根据文意分析其中的原因。(4分)

考点:记叙文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在死因统计分析中,死因顺位是按照的大小由高到低排列的位次()

A.患病率

B.死因别病死率

C.发病率

D.死因构成比

E.某病病死率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华夏民族与其他民族的人在生理上具有三项明显的不同特征:一是“铲”型门齿(白种人只有不到8%的人具有这种门齿);二是婴儿在出生时骶部具有青斑;三是眼内眦具有皮褶,也称“蒙古褶”。 因此经推断可知( )。

A.阿拉伯人均没有“铲”型门齿

B.出生时骶部有青斑的婴儿是中国人

C.有“铲”型门齿的人具有中国血统

D.蒙古族人同汉人具有某些相同的生理特征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关于cookie的会话识别机制说法正确的是()。

A.不涉及隐私

B.用户不可以清除

C.不可跟踪同一台机器或用户

D.需在客户端存取文件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心肌梗死并发室壁瘤,主要见于()

A.左心室

B.室间隔

C.右心房

D.右心室

E.左心房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When must a dry chemical fire extinguisher be recharged?()

A.After each use

B.When the air temperature exceeds 90°F

C.Every 6 months

D.Every 12 months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