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

题型:综合题

问题:

(13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玮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二  明中后期,徽州“贾人几遍天下”,“不知贸迁”而贫困者受到鄙视。福建各地出产的绸、纱绢、铁、纸张、糖及荔枝,柑橘,”下吴越如流水”。景德镇的陶瓷、湖州的丝绵、漳州的纱绢、松江的棉布、杭州所产金箔及胭脂,行销日本,以至于有“大抵日本所须,皆产自中国”之说。明后期付元初在《论开洋禁书》中说:“西洋”(今泰国、柬埔寨等地)的苏木、胡椒、犀角、象牙,“皆中国所需要”;占有吕宋(今菲律宾)的葡萄牙、西班牙人,“好中国绫缎杂缯”,潮州丝在原产地一斤值白银一两,运送其地则“得价二倍”。直至十九世纪初,中国手工品在东南亚与东亚地区都保持其影响力。         

——摘编自傅衣凌《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等

材料三   (明初)市场管理立法初具规模,包括对商品价格的估定、度量衡的规范、牙商(中 间人)的管理、不正当经商行为的处置都有专门的法律条文。

洪武二十年(1397年)中禁人民无得撞出海与外国互市。

一一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中后期商业发展的特点和影响。(6分)

(3)材料三反映了明初法律的哪些内容? (2分〉这些法律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有何影响? (2分〉

考点: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题型:综合题

输电线路指电压()kV及以上的电力线路。

A、1

B、10

C、35

D、110

题型:综合题

一辆玩具车的价钱是48元,一辆电瓶车的价钱是它的42倍还多300元,一辆电瓶车的价钱是多少元?

题型:综合题

烧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一般分为几个时相()

A.第一时相:烧伤后30分钟内

B.第二时相:一般在烧伤30分钟后,4小时达高峰

C.第三时相:烧伤8小时后

D.第四时相:烧伤12小时后

E.第五时相:烧伤后7天

题型:综合题

下面不属于公钥加密算法的是( )。

A.RSA

B.AES

C.EIGamal

D.背包加密算法

题型:综合题

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4年晦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