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长的铃声(14分) 毕淑敏 雨天,是城市的忌日。 花花绿绿的伞,填满每条街道,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悠长的铃声(14分)

毕淑敏

雨天,是城市的忌日。 

花花绿绿的伞,填满每条街道,到处堵车。我大清早出门,赶到读书的学院,还差一分钟就要上课了。

“今天你晚了。”看大门兼打铃的老师傅说。他瘦而黑,像一根铁钉。别的同学都住校,唯我走读。开学才几天,他这是第一次同我讲话。

“不晚。”我撒腿就跑。从大门口到教室的路很长,就是有本·约翰速度再加了兴奋剂,也来不及。课堂纪律严格,我只是想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有一瞬,几乎想席地坐下,喉咙里发咸,仿佛要吐出红色来。迟到就迟到吧!纪律虽严,健康还是最重要的!

我的脚步迟缓下来,仿佛微风将息的风车。然而铃声还在宁静而悠远地响着,全然没有即将沉寂的细弱。   

只要铃声响着,我就不该停止奔跑,我对自己说。

终于,到了。

老师和同学们都在耐心地倾听着,等待铃声的完结。 

放学时,我走过大门,很想向老人表示感谢。可是,说什么好呢?说谢谢您把铃绳拽得时间那么长吗?我想在学府里,最好的谢意莫过于知识者对普通人的尊敬,便很郑重地问:“老师傅,您贵姓?”

“免贵”,然后,他告诉我姓氏。

我的脑幕上管记忆一般人姓氏的区域,似乎被虫蛀过,总是容易搞错。不过这难不住我,我创造了联想方式。比如,听了看门师傅的姓氏,我脑海中就幻化出花果山水帘洞的景象。这法子秘不传人,却是百试百灵的。 

上学三年,我认真称呼他的机会并不多。唯有恰恰赶在上课铃响之时,我经过校门,才会恭恭敬敬地称他一声:“侯师傅好!”若是他一个人,会冲着我宽厚地笑笑。有时围着做饭、植花的其他师傅,我便格外响亮地招呼他,表示我对他的尊重。周围的人看着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其后,便会有悠长的铃声响起,像盘旋的鸽群,陪伴我走进教室。

当我伸直双腿安稳地坐在课桌前,铃声才像薄雾一般散去。“看门的老头拽着铃绳睡着了。”同桌说。只有我知道这秘密,但我永远不会说。说出来,便破坏了这一份温情,这一番默契。

终于,我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品行,从学院毕业。我拎着沉重的书包走出校门,最后一次对铁钉样的老人说:“师傅好!”他瞅瞅四周无人,靠近我:“你就要走了。我想同你说一件事。”

“你不要放在心上……”他又踌躇了,“我只是想告诉你…… 唉,不说了……不说了

……”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到底是什么事呢?”我的好奇心发作了。

“他们说你是成心的,我说不是……”老人舔了一下嘴唇,好像那里粘着一粒砂糖,慈善地看着我。

“您快说嘛!侯师傅!”听这口气,与我有关,忙不迭地追问。   

“你千万别介意……我不是姓侯,我姓孙……”

(选文有改动)

小题1: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本文标题“悠长的铃声”的理解。(4分)

小题2:本文语言形象、传神,按要求赏析。(3分)

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

文中划线的字“抽”,原意是“用细长的,软的东西打”,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小题3:读了文章,你一定会喜欢文中的那位老师傅,请你对他作点评价。(3分)

小题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进行回答。(4分)

(1)这篇小说的结尾有怎样的特点?请作简要评析。

(2)这篇小说讲究运用伏笔的手法。文章最后交代“我”喊错老师傅姓氏的事情,这其实在前文就埋下了伏笔,请从文中找出来。

我选    题。

考点:记叙文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男性,35岁,2天前上呼吸道感染,病情迅速加重,发热、寒战,伴胸痛、咳嗽、咳铁锈色痰。体温: 39.8℃,X线检查左肺下叶大片致密阴影。不符合该患者疾病的描述是

A.可合并感染性休克
B.可合并肺肉质变
C.可合并肺脓肿
D.可合并支气管扩张
E.可合并脓胸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依次是[ ]

A.叶绿体和水、有机物和氧气

B.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物和氧气

C.氧气和有机物、水和二氧化碳

D.叶绿素和光照、氧气和有机物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侨汇属于国际收支中的无偿转让收支项目。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成交量剧增,价格跌至新低,价格______。

A.可能上涨
B.可能下跌
C.无法判断
D.不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下列有关石蜡消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将石蜡加热到90,经15min即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B.将石蜡加热到100,经5min即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C.将石蜡加热到90,经15min即可达消毒目的

D.将石蜡加热到100,经15min即可达消毒目的

E.将石蜡加热到100,经20min即可达消毒目的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