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7岁。左髋屈曲、外展、外旋位畸形,左下肢肌肉萎缩,跛行步态明显。若上述检查结束

题型:单项选择题 A3/A4型题

问题:

男孩,7岁。左髋屈曲、外展、外旋位畸形,左下肢肌肉萎缩,跛行步态明显。

若上述检查结束,最有可能的诊断为以下哪一项()

A.小儿麻痹后遗症

B.臀肌挛缩症

C.髋关节脱位

D.脑性瘫痪

E.脊髓栓系症

考点:小儿外科学(医学高级)小儿外科强化练习小儿外科强化练习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A3/A4型题

“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 一代英雄”这幅挽联歌颂的是[ ]

A.戚继光

B.岳飞

C.文天祥

D.郑成功

题型:单项选择题 A3/A4型题

阅读《请重视“弹性水库”》一文,回答问题。

请重视“弹性水库”

陈良瑞

  弹性水库,就是那些装点着青山的树林。

  树林,在调节降水时间不均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有人估计过,树大根深的森林区土壤,每公顷可蓄水500~2000吨。因而,森林享有大气和水资源“绿色卫士”的美称。比如说我国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那里有20万公顷的森林土壤,如果按每公顷蓄水1000吨计算,则可蓄水2亿吨。

  那么,为什么说这种森林水库是“弹性”的呢?因为一棵树不但是一台“吸水器”,还是一台“降雨机”。植物的体内,90%以上是水,天旱时,植物的叶子向大气蒸腾水分,甚至可以把它所吸收的水分放出去99%。这样一来,依靠茂密的森林,就会使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使旱情因而减轻。它雨季能蓄,旱季能吐,完全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自动变化,无需人工操纵。

  山区有了森林,就可以贮存和过滤雨水,就有可能把将要泛滥成灾的降雨,分解为清清细流注入江河。科学工作者在这方面曾经作过比较仔细的研究。

  比如,福建省惠安县有个村子,地处山区,过去水土流失严重,耕地既易旱又易涝,十年九不收。1954年,村民们开始大搞植树造林,到1965年时树林已长到3米多高,且郁蔽成林,水土流失也得到了控制。过去只要降水量达到30毫米,山洪便泛滥成灾,水土直泻而下,农田大遭其殃,农田的抗旱能力不到7天。现在,同样下这么多雨,山洪却不见了,代替的是涓涓细流,数周不绝,农田的抗旱能力达到了30天以上。

  科学家认为,世界上许多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大多都是森林贫乏的地区,如果把这些地区植起树来,使森林覆盖度均匀地提高到30%以上,旱季用水就可以增加5~8倍。可见,做好植树造林工作,建立起弹性水库,对于扩大水源改变缺水现象,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弹性水库还有着地上水库和地下水库所不易起到的重要作用,就是能够改善小气候。

  在一个森林环抱、绿树成荫的城市里,这个功能最明显。这里,人们不但感到空气清新,还会感受到它在温度和湿度方面的双重影响。冬季,它能挡风御寒,既可使寒冷的气温不致降得过低,又可使冬天不至于过分干燥;夏季,它能吸收一部分太阳辐射,造成了夏天绿地里的良好小气候环境,为人们在生产、生活上创造了凉爽、舒适的气候环境。

1.结合文意,仿照注释①解释下面词语。

①“吸水器”,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树木在降雨时能蓄水的特征。

②“降雨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弹性水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说明的对象是________,主要说明它在________和________方面的功用。

3.“天旱时,植物的叶子向大气蒸腾水分,甚至可以把它所吸收的水分放出99%。”句中“甚至”一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本文末段介绍的内容,完成下面比喻。

树林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给本文再加一段结束语,你打算写些什么?(不超过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单项选择题 A3/A4型题

关于麻痹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肠蠕动往往亢进,并可见肠型及蠕动波

B.无阵发性绞痛的肠蠕动亢进的表现

C.腹胀往往显著

D.腹痛为持续性钝痛

E.X线检查显示大、小肠全部充气扩张

题型:单项选择题 A3/A4型题

现行青岛职业介绍补贴发放标准是多少?

题型:单项选择题 A3/A4型题

轴承振动评定标准有哪些?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