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的国际单位制是()。A、km/h B、m/s C、m/min D、km/s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速度的国际单位制是()。

A、km/h

B、m/s

C、m/min

D、km/s

考点:电力机车电工考试机车电工技师机车电工技师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有人研究了甲种手术方法治疗肾上腺肿瘤病人17例的生存情况,得到的生存时间(月)如下,其中有"+"者是不完全数据:1,3,5,6,7,8,10,14+,17,19,20+,22,26+,31,34+,44,59。对此资料进行生存率估计,可采用()

A.秩和检验

B.寿命表法

C.方差分析

D.乘积极限法

E.log-rank检验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新的发明不是首先出现在原始农耕时代的是[ ]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种植庄稼

D.喂养家畜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  )

A.狐→蛇→蚱蜢→食虫鸟→草

B.草→蚱蜢→食虫鸟→蛇→鹰

C.狐→食虫鸟→蚱蜢→草→兔

D.草←蚱蜢←食虫鸟←蛇←鹰

题型:单项选择题

常见有爆发的疾病是()

A.病毒性甲型肝炎

B.病毒性乙型肝炎

C.食物中毒

D.伤寒

E.麻疹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无题

  ①黑板上赫然写道:“学杂费总计97.5元。”他盯着这个数字,口袋里手攥着的那张皱巴巴的50元钱已被手心里的汗浸湿了。他不得不一步一回头地向校门口走去。

  ②他坐在自家堂屋的门坎上,母亲下地还未回来。他听见母亲无数次在父亲坟头说:“他爹,保佑他考上好学校!”现在,他考上了,而且成绩拔尖,他记得母亲是怎样颤颤地从衣袋里取出那钱的——  ③“娃,咋回来了?”母亲一边放下锄头一边惊奇地问。“妈,我不读了,读书有什么好——”话还没说完,母亲已经给了他一耳光!他抬起头,只见母亲噙着泪水,嘴角颤动着,欲说无语。猛然,她问:“是不是钱不够?”他还能说什么呢?母亲明白了。

  ④打开里屋的门,他和母亲一前一后地进了家。母亲说:“娃,你等着!”他惊愕地望着母亲的背影,心中再次升起上学的渴望。一会儿,母亲提着一个盖着红布的篮子走了出来,放在他面前:“娃,拿到学校去,去跟老师说些好话,你成绩不是最好的吗?”他一把搂住母亲,呜呜地哭了。

  ⑤他到了学校,老师正在为这个顶尖的学生没来报到而奇怪。忽然看见一个身着兰色土布衣服的学生站在门口。“近来吧!”老师说。他默默地放下篮子,掏出50元钱放在红布上。

  ⑥老师惊异地揭开红布——

  ⑦啊!?一篮白生生的鸡蛋!

  ⑧老师拿着他的录取通知书,看着这50元钱和一篮鸡蛋——

  ⑨愕然无语!

1.第①段中的“盯”和“攥”两个动词表明了“他”什么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写“他不得不一步一回头地向校门口走去--”可是到了家里,却对母亲说:“妈,我不读了,读书有什么好--”“他”说这句话用意是什么?选出分析最恰当的一项

[ ]

A.表达了“他”不想读书的真实想法。

B.表达了“他”想读书又难以实现愿望时抱怨母亲的心情。

C.表达了“他”既渴望读书又不想因家境困难而使母亲为难的复杂感情。

D.表达了“他”渴望读书却因家境困难造成读书无望的苦闷心情。

3.第③段中最能体现母亲理解了儿子良苦用心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写“他一把搂住母亲,呜呜地哭了”,修饰语“呜呜地”表达了“他” 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⑦段在“啊”后连用“!”“?”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小说的标题“无题”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无题”作题,能激发兴趣,促使读者急于读下去。

B.小说写的是学生入学时的一件小事,涉及的人物有“儿子”“母亲”“老师”,涉及的事物有“50元钱”和“一篮鸡蛋”,如果用“无题”作题,可更好地概括上述人和事。

C.小说充满人间真情:儿子为母亲着想,母亲为儿子着想,老师为学生着想,使人读后思“无题”绪万千,震撼不已,用“无题”作题目才能含蓄而绝妙地表现这丰富感人的内涵,起到“无题”胜有题的作用。

D.以“无题”作题,意味深长,能引发读者的深思,给人以启迪。

查看答案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