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病,也许是件好事》,完成问题。病,也许是件好事 ①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生病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病,也许是件好事》,完成问题。
病,也许是件好事
  ①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生病也并非总是有害无益的。
  ②拿咳嗽来说,这是一种呼吸系统的毛病。慢性咳嗽可以导致诸多并发症,所以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绝不可小视。
  ③然而,咳嗽也是人体的一种防卫反射动作,它在有些情况下对健康是有利的。譬如,它能帮助排出呼吸道的炎症分泌物,若这些分泌物排不出来,则会加重病情,故不必见咳就去止。1987年,一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老战士,在一阵剧咳后吐出了46年前留在体内的一颗子弹,从而摆脱了多年来由此引发的病痛。这种事尽管奇特,但也可以看作是咳嗽有益的佐证。咳嗽还能救命。专家告诉我们,咳嗽可使心脏突然停跳的病人转危为安。因为心脏突然停跳时病人还有短暂的清醒期,而且也有咳嗽的能力,所以病人应毫不犹豫地连续用力咳嗽。这就好比是及时启动了“人工起搏器”,能为自己争得一线生机。这种方法叫做“咳嗽心肺复苏术”,心脏病人显然需要掌握这样的救命知识。
  ④同样,发热可以是友不是敌。人的正常体温为37℃左右,超过自己正常体温的,谓之发热。现代的医学书上写道:促使发热的原因很多,但都是由于身体调节体温的功能发生了变化,失去了平衡所致。因此,不管是什么因素引起的,发热都是有病的信号,都应尽早就医诊治。
  ⑤可是,在我国古代,不少医学家(其中有著名的孙思邈)却认为,发热是儿童必然要经过的正常发育阶段。他们把发热看作是促使儿童健康成长的一个因素。用现代的医学观点对之注解,那就是:每一次发热,多半是表明这个孩子又获得了对某种疾病的免疫能力。免疫力增强了,自然对健康具有积极意义。美国的《读者文摘》杂志在10年前也刊登过一篇文章,说是对人体而言,发热主要是朋友而不是敌人,主张不必一发热就去看医生。
  ⑥早在东汉时期,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就提到“治风用风,治热用热”的观点,给人们以有益的启示,从而有了“以毒攻毒”的治疗法则。至迟在16世纪的明代,我国已经知道用人痘接种来预防天花,这也是“以毒攻毒”思想的反映。血癌病人如果又得了病毒性肝炎,应该会在雪上加霜的袭击下,死得更快一些吧?然而并非如此。美国的一项统计表明,病上加病者的平均生存期反而比没有得病毒性肝炎的人活得更久:前者是765天,后者是495天。凡此种种,都可以视为“以毒治病”“以病治病”的表现。
1.阅读全文,说说作者从哪几方面说明了“病,也许是件好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文章和下面链接材料,分析作者在题目中使用“也许”一词的理由。
【链接材料】
  如何分辨发热是朋友抑或是敌人呢?医生们的说法不一。有的主张发热在38.5℃以上就该医治;有的认为只要发热不伴随头颈强直或举止反常或呆滞不动等症状的,即使发热到40℃,也不要轻易进行退热处理;而持“发热就是有病”论的,则主张早治早好。究竟如何?还得视具体情况而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议论文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下列组合中错误的是()

A.赤血盐--减薄液

B.氯化汞--加厚液

C.碳酸钠--停显液

D.硼砂--促进剂

E.铬明矾--坚膜剂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106[简答题]在中 * * 党的领导下,一个由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在长期的立法工作中,我国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运用"政治常识"阐述,我国如何在立法过程中确保法律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共同意愿。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什么是戏剧冲突?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混凝土外加剂固体含量试验,液体产品试样称量为()。

A.1.0000g~2.0000g

B.2.0000g~3.0000g

C.3.0000g~5.0000g

D.5.0000g~6.0000g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大脑外侧沟分隔前方额叶及后方的颞叶,小脑在断面后方。中脑位居断面中央,其后部左右稍隆起者为上丘,中脑水管形似针孔样位于顶盖前方,黑质颜色较深位于前外,红核位于其后内。

侧脑室前角外侧可见

A.尾状核

B.屏状核

C.壳

D.岛叶

E.海马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