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 ________ the government has a good s

题型:选择题

问题:

So, ________ the government has a good system of control or can educate the people, the forests will slowly disappear.

A.as long as

B.when

C.unless

D.every time

考点:并列连词从属连词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的电场中,若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Ea和Eb,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Ea>Eb,两点的场强方向相同

B.Ea<Eb,两点的场强方向相同

C.Ea>Eb,两点的场强方向不同

D.Ea<Eb,两点的场强方向不同

题型:选择题

夜宿乌镇

朱希和

①我是在谷雨之后走进乌镇的。高速公路两边的青山绿树烟湖和被称为“江南”的无锡、苏州、嘉兴、杭州都在身后淡远,恰似那远逝的江南。都市的繁华早已厌倦,我的目的地是心仪已久的乌镇——那个目前还相对古朴的江南水镇,那个孕育了茅盾、老通宝和春蚕的小镇。

②进入乌镇正是黄昏时分,夕阳下的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曲巷深弄,枕河人家,立刻给我一种江南水乡风韵的惊喜。明清建筑“屋檐相连、沿河而居”,过街砖拱洞横跨其间,精致的石拱桥、河埠头随处可见,老屋上的木雕和石雕工艺精湛,当地居民仍住在这些老房子里,仿佛还有一点茅公笔下老通宝养蚕的味道。最迷人的是那高高的屋檐,黑黑的窗棂,幽幽的水巷,瘦瘦的乌篷船……

③在石板桥上踱了几个来回,夕阳不经意间便滑落下去,倏然暮云四合,那一种幽暗我无从表达。我去过无数江南小镇,同里、周庄、西塘、南浔,无非是狭窄的老街,风情的茶楼,有点大同小异,而乌镇是不一样的。幽暗,古朴的幽暗,那是乌镇的底色。

④晚饭后我去夜游,这是乌镇最富于诗意的时刻。走在小河边、深巷里,深吸一口,都会闻到一缕南梁昭明太子读书的幽暗气息;若再转悠到蚕室、缫丝间或传统的印染作坊,你又会与幽暗不期而遇——蓝印花布垂天而下,蓝色的幽暗之下,你的心也变得幽蓝了。少年太子早已死去,但他精心编纂的《昭明文选》却依旧存活下来,被小镇之外普天下的读书人视为瑰宝。那个生于斯地名叫沈雁冰的文人,无数次走过小镇,他看见了运载蚕丝、棉布的木船以及林家铺子里楚楚动人的女孩,嗅到了子夜里散发的腐朽气味。然后,他也消失在岁月的迷雾里,他的那幢用《子夜》稿费修葺的故居,成为游客们窥视并评说功过的景点。暗夜里不太明亮的灯光勾勒出木屋和石桥的轮廓,那些明清建筑在新雨后仿佛被洗净了的器物,它们的细节被微光放大后点燃,甚至那些青瓦、木纹和窗页的转轴,都在蜿蜒的明暗中悄然显现,像雾气一样弥漫在古镇,向过往的岁月无限延伸,仿佛都在暗溢出一种情致,一种氛围。

⑤在暗夜里看沿河泛舟,是西栅最迷人的景象。船橹的咿呀声,混合着水被划动的声响,构成了声音细小的社戏。小船穿越被泛光灯照亮的窄街、游廊、高低错落的屋檐和爬满青苔的石阶等等,犹如穿越制作精美的电影布景。西栅没有酒肆的喧闹,小鼓发出的乐声,也没有歌女的低吟浅唱,只有岁月嬗递时偶有的时尚之声轻盈地飘荡在水面上。智慧的传承伴随着脉脉书香,在这里展现出一幅迷人的画卷。一位儒雅的长者站在桥上对我说:“不管人事如何变迁,乌镇永远是乌镇,在这江南水乡最美的一隅,那么温润,犹如黄昏里的一帘幽梦,晨光中一支摇曳的玫瑰。”

⑥躺在酒店的床上,我很快就醉入了梦乡。夜梦里,我于烟雨濛濛中踏着湿漉漉的青石板小路,寻找那江南二胡的一抹忧伤。与其说是寻找二胡的一抹忧伤,还不如说是寻找江南文化的残梦。忽又觉得天上飘起了细雨,我撑起一柄油纸伞,倘佯在杏花春雨的小巷,却始终未寻见那结着愁怨的丁香姑娘……我这才明白,江南文化变得虚无破碎,古典的、文化的江南正在消逝。我不仅是惆怅,更多的是伤感。我始终认为,既然我们的历史曾因江南文化而绽放光彩,江南文化就不应走向寂寥雨巷的尽头,这份光彩不应褪色,更不应湮灭。

(有删改)

小题1:作者笔下的乌镇“古朴的幽暗”,它的“古朴”与“幽暗”分别体现在哪两方面?请分别概括。(4分)

答:                                                                     

小题2:第⑤自然段划线句用了什么修辞?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它的表达效果。(3分)

答:                                                                     

小题3:从全文来看,文章第⑥自然段写作者的梦境有何作用?(4分)

答:                                                                     

小题4: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的划线句?(4分)

答:                                                                   

题型: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在历法王国里,谁也没有我伟大,我就是历法之魁,通行全世界的公历。我的全名叫格里高利历,人们却喜欢叫我的小名:阳历,因为我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制定的。
我的父亲是儒略历,他也不愧为一代天骄。公元前古罗马人的历法一年有365天,可每两年就需增加22或23天,因此日期常常变换,老百姓经常弄不清日期。公元前46年,罗马统帅儒略·恺撒决定让我父亲掌管历法。父亲行使的权力主要有:一年分为12个月,单月31天,双月30天,唯有2月是29天。因为在罗马,2月是行刑期,人们认为2月是个不吉祥之月,不能过得太长,所以从2月中减去一天,这样也符合当时测得地球公转1周的时间。
父亲上任不久,儒略·恺撒死了,他的侄子奥古斯都当上了罗马帝国的第一任皇帝。他征服埃及和结束国内战争是在8月,为了炫耀自己,奥古斯都给父亲动了个小手术:用自己的名字“August”作为8月的名称。他还嫌8月是小月,就从2月中抽出一天,加在8月上。又打乱8月后面大小月的顺序,因而,大月变小月,小月变大月。他的手术很成功,一直到现在还是1、3、5、7、8、10、12为大月,2、4、6、9、11为小月。
父亲掌管历法一千多年,虽然工作认真、负责,但是由于过于年迈迂腐,跟不上科学技术的发展,到1582年,所显示的日期和实际的日期已经相差了10天。这样,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提出,让我接父亲的班。我上班后立即决定把这年的10月5日改为10月15日,纠正了父亲的误差。为了使自己更完善,我还规定每400年中取消3个闰日。这样平均年长为365.2425日,比太阳年的实际长度365.24219日仅差26秒,从此,我就登上了历法至尊的宝座。
我的优点很多,一上任就被当时的天主教国家,如罗马、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重用,中国一直到1912年才把我引进。

这文字主要说明的是()。

A.世界历法的发展过程

B.公历和公历的来历

C.什么是儒略历和公历、奥古斯都改订后的儒略历和格里高利历

D.公历的优点

题型:选择题

某县政府为了提高办事效率,决定对该县河床上采砂的申请由原来的地质矿产局和水电局分别审批的做法改为由地质矿产局受理在河床的采矿申请,经与水电局共同审议后统一办理。甲企业向地质矿产局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以下关于行政许可说法正确的有:

A.该县政府的做法违反《行政许可法》的相关规定

B.王某在向该县地质矿产局提出申请时,资料不全,因此地质矿产局告知其补办相关手续,王某第二次提交申请材料时,忘记带另一份材料,因此地质矿产局不予受理

C.赵某向地质矿产局申请河床采砂申请,经过了1个月地质矿产局迟迟不作答复,该地质矿产局的行为违法

D.为了推行政务公开,该县地质矿产局和水电局将有关办理许可的相关申请以及已经发放的采砂申请权发布在自己的网站上

题型:选择题

鉴别再障和急性白血病的最主要的检查顶目是

A.血小板数
B.周围血查幼红细胞
C.周围血查幼粒细胞D.网织红细胞数E.骨髓检查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