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为其79岁的老母乙(已书面同意)向某人寿保险公司投保了“一世终身寿险”。后丙保险公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甲为其79岁的老母乙(已书面同意)向某人寿保险公司投保了“一世终身寿险”。后丙保险公司发现乙真实年龄为81岁,不符合本险种仅承保80岁以下人员的要求。保险合同成立时甲交付了首期保费,但第二期保费则迟延两月有余。据此,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由于甲的欺骗行为,丙保险公司有权解除此寿险合同且不予退还已交保费

B.丙保险公司有权不解除本合同,若催缴保费未果,可以起诉甲,要求其缴纳第二期保费及滞纳金

C.保险公司有权不解除本合同,但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减少保险金额

D.丙保险公司有权解除合同,但应当按照合同约定退还保险单的现金价值

考点:国家司法考试司法考试卷三司法卷三81
题型:单项选择题

若集合M={0,1},U={0,1,2,3,4},则CUM=______.

题型:单项选择题

低温液体贮槽新安全阀不用经过调试就可使用。

题型:单项选择题

低密度脂蛋白主要功能是()

A.转运外源性甘油三酯

B.转运内源性甘油三酯

C.转运内源性胆固醇

D.转运外源性胆固醇

E.逆向转运胆固醇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中医学认为,发病的重要条件是()

A.正气不足

B.邪气亢盛

C.邪气

D.正气与邪气的斗争

E.正衰邪盛

题型:单项选择题


2011年3月12日,某造纸厂发生一起因工人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和缺乏救助常识而导致10人中毒,其中4人死亡的重大伤害事故。
事故当日,该厂工人于早上7点停机,经过往浆渣池中灌水、排水的工序后,8点左右有2名工人下池清扫浆池,当即晕倒在池中。在场工人在没有通知厂领导的情况下,擅自下池救人,先后有6人因救人相继晕倒在池中,另有2人在救人过程中突感不适被人救出。至此,已有10人中毒。厂领导赶到后,立即组织抢救,经往池中灌氧、用风扇往池中送风后,方将中毒者全部用绳子拉出池来。由于本次中毒发生快,中毒深,病情严重,10例病人在送往医院后,已有6例心跳和呼吸停止,虽经多方努力抢救,至当日下午4时20分,已有4人死亡。
事故原因调查与分析
1.中毒现场有害气体的测试及中毒化学物质的鉴定。浆池外形似一倒扣的半球状体,顶部有一40cm×60cm洞口,工人利用竹梯从洞口进出清洗浆池。走近洞口,就闻到一股较浓的臭味,事故发生后,在洞口处用快速检测管对洞口内10 cm处的气体进行检测:硫化氢(H2S)55mg/m。(国家卫生标准为10mg/m3),一氧化碳、氯气和氯化氢未检出,可以推断,在实行向池中通风、送氧之前,其浓度一定更高。根据中毒病人的发病及临床特征,将本次中毒诊断为急性重度硫化氢中毒。
2.浆池硫化氢产生的原因。造纸的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含硫化学物质,通常的情况下,由硫化氢引起的职业危害多发生在蒸煮、制浆和洗涤漂白过程中。如果含硫的废渣、废水长时间存放在浆池中,再加上含硫有机物的腐败,就会释放出大量的硫化氢气体,由于比重较大(1.19)而沉积于浆池的底部。
3.工人严重违反操作规程。硫化氢是剧毒的窒息性气体,在没有良好通风和个人防护的情况下,是绝对不能进入高浓度硫化氢环境工作的。但本次清洗浆池前,水仅灌注了四分之一,且工人在没对池内进行通风处理的情况下就下池清洗,随后一连串的救人更是在没有任何通风和防护的情况下进行的。
4.缺乏安全及应急措施。现场调查发现用于鼓风的排污口处却没有鼓风机,连电源插座都找不到;清洗浆渣池没有任何的个人防护用具如防毒面具,甚至连一根救助的绳子都没有,更没有发生事故时的抢救设备。
5.缺乏劳动安全卫生意识、管理混乱。事故发生后,当我们要求厂方提供有关安全规章制度时,厂方虽说有,但无论如何却找不到,不知放到哪里。如果厂里有安全监督员,并负责对整个安全程序进行监督,便能做到及早发现、及早预防,这起事故就完全可以避免了。
6.缺乏必要的防毒急救安全知识教育。本次中毒的10位工人,在该厂工作1~5年,却从未进行过有关的安全卫生培训和教育,不知道制浆过程中存在哪些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对人体能造成哪些伤害,也不知预防措施.更不知发生紧急情况如何救治。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硫化氢的检测方法是什么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