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进行植树造林,可以改善环境的原因是( ) ①蒸腾作用旺盛,使大气湿度增加 ②

题型:选择题

问题:

大力进行植树造林,可以改善环境的原因是(  )

①蒸腾作用旺盛,使大气湿度增加  

②光合作用旺盛,改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③呼吸作用旺盛,产生的水量增多  

④可以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⑤为更多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④⑤

考点: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生物圈的水循环我国植被与绿化
题型:选择题

出血性疾病()

A.咯血颜色鲜红

B.铁锈色血痰

C.砖红色胶冻样粘痰

D.粉红色乳样痰

E.粉红色浆液性泡沫样痰

题型:选择题

对于吸毒成瘾严重,通过社区戒毒难以戒除毒瘾的人员,公安机关可以直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以上说法正确吗?()

A、正确

B、不正确

题型:选择题

(74-76题共用题干) 1岁患儿,母乳喂养,未加辅食,约2个月前发现患儿活动少,不哭、不笑,面色苍黄,表情呆滞,手及下肢颤抖。检查发现肝、脾增大,血红细胞1×1012/L,血红蛋白65g/L.血清铁、叶酸正常,血清维生素B12降低。

该患儿盆血程度为()

A.轻度贫血

B.中度贫血

C.重度贫血

D.极重度贫血

E.溶血性贫血

题型:选择题

(25分)

时 间尼 克 松 访 华 行 程
1972月2月17日尼克松及夫人一行,乘“空军一号”离开白宫,先到夏威夷停留数日。
1972年2月21日11:30到达北京,机场与周恩来 * * 握手,被尼克松本人称为“跨越太平洋的握手”,之后尼克松在 * * 会见毛 * * 。当晚周恩来 * * 设宴款待尼克松一行。
1972年2月23日与周恩来 * * 在钓鱼台会谈。握手之后,尼克松帮助周恩来脱掉呢子大衣,这个镜头轰动一时。
1972年2月24—26日尼克松及夫人等一行人登上长城,游览故宫;随后尼克松一行乘坐中国政府安排的专机前往杭州。
1972年2月28日尼克松和周恩来一同飞往上海,签署《中美上海联合公报》。上午10时离开上海回国;中美政府正式发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请自拟题目,从上表中选择恰当的材料对尼克松访华进行论述。(8分)

题型:选择题

成人高血压标准时()

A.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B.收缩压大于年龄数100(mmHg)

C.仅舒张压≥100mmHg

D.收缩压≥150mmHg和(或)舒张压≥95mmHg

E.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95mmHg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