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线、线段和射线中,没有端点的是______,有一个端点的是______,可以

题型:填空题

问题:

在直线、线段和射线中,没有端点的是______,有一个端点的是______,可以量出长度的是______,不可以量出长度的是______和______.

考点:直线,射线,线段,角,度
题型:填空题

具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深度为( )。

A.log2n+1

B.[10g2n]+1

C.2i-1

D.n-1

题型:填空题

患者男性,45岁,大面积(85%)烧伤后第3天,行躯干及四肢切痂异种皮覆盖术,既往无特殊病史。

患者术中发生代谢性酸中毒的常见原因除外()

A.能量消耗过多

B.组织低灌注

C.长时间低血压

D.大量输注乳酸林格液

E.机体缓冲碱耗竭

题型:填空题

()始终是科技发展的主攻方向,也是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

A.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全社会创新的氛围

B.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

C.提高核心科技人员的工资水平,改善科技专家的生活质量

D.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题型:填空题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以下问题。
提到考古,一般人的印象可能就是考古学家蹲在地上拿着手铲一点一点地挖土,历经辛苦,把埋藏在地下多少年的各种人工遗迹和遗物挖出来。确实,早期的考古大都如此进行,但自20世纪后期开始,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自然科学方法被引入考古学,一系列重大发现的背后也有高科技仪器设备的功劳。
开展考古工作,首先必须进行普查,搞清楚地下文物的埋藏情况。传统的方法是通过考古工作者在野外徒步行走,采集暴露在地表的古代人工遗物,辨认地下的土质、土色和包含物,由此来确认遗址和遗迹的布局。这些工作都是相当费时、费力的。而遥感技术的应用就能更快地了解一定地理范围内的情况。
遥感考古就是运用航天飞机、卫星、飞机等各种飞行器上装备的航空摄影机、成像扫描仪来接收地面的影像资料,目前商用卫星影像的全色波段分辨率已经达到了1米。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科技可以对这些影像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再依据土壤颜色、遗迹在太阳光斜射下的阴影标志等综合知识来判定遗址或遗迹的分布特点。
挖掘出古代文物后,就要对其进行年代测定。目前测定年代最先进的方法是碳—14断代法。众所周知,地球上的植物都要摄取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在的碳元素,才能不断生长、繁殖下去。而动物又是靠直接或间接食取植物生存的。因此,动植物体内所含的碳元素中,放射性碳—14的浓度必然也是达到一定的[ ]值。然而,当动植物体死亡以后,体内碳—14的浓度就要发生变化。不会再增加新的碳—14。从这时起,死亡的个体原先含有的碳—14的浓度要按照其 5568年的半衰期一半一半地不断减少下去。通过测定碳—14的浓度就可以进行断定年代的工作。20世纪70年代后期,加速器质谱法的兴起,使该方法的测定灵敏度大为提高,所需样品量由克级降低到毫克级,而且测量时间缩短。目前加速器质谱测年精度比较好的可达6‰。总体上,碳—14测年方法最高可测年代范围为5万年左右。对耶稣裹尸布、楼兰女尸的年代鉴定等就是采用碳—14的测年方法。
对古代人类进行家系鉴定和种族鉴定非常重要。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从古代生物遗骸中提取DNA片段并进行分析是考古学研究的新领域。哺乳动物的线粒体DNA是按照一定顺序连续排列的DNA链。在其死亡以后,这个DNA链在氧化、水解及环境微生物的作用下断裂和降解。自从证实在古代人类的遗骸中依然保存着遗传基因,并且可以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对其进行扩增以后,对古代人类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便蓬勃开展起来。

根据原文信息,以下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古代人类的遗骸中依然保存着遗传基因

B.用碳—14断代法可以精确地测定年代

C.动植物体死亡以后,体内碳—14的浓度就要不断地减少下去

D.高科技仪器设备对考古的贡献越来越大

题型:填空题

下列不属于望苔质内容者为()

A.真假

B.润燥

C.剥落

D.老嫩

E.消长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