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成自然叶圣陶 (10分) ①“习惯成自然”,这句老话很有意思。 ②我们走路为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习惯成自然   叶圣陶 (10分)

①“习惯成自然”,这句老话很有意思。

②我们走路为什么总是左脚往前,右脚往前,两只胳膊跟着动荡,保持身体的均衡,不会跌倒在地上?我们说话.为什么总是依照心里的意思,先一句,后一句,一直连贯下来,把要说的都说明了?因为我们从小习惯了走路,习惯了说话,而且“成自然”了。什么叫做“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像那样子的意思。

③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推广开来,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勉勉强强地做一做,那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如果连勉勉强强做一做都不干,当然更说不上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了。

④听人家说对于样样事物要仔细观察,才能懂得明白,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观察的能力。听人家说劳动是人人应做的事,一切的生活资料,一切的文明文化,都从劳动产生出来,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劳动的能力。听人家说读书是充实自己的一个重要法门,书本里包含着古人今人的经验,读书就是向许多古人今人学习,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读书的能力。听人家说必须做个好公民,现在是民主时代,个个公民尽责守分,才能有个好秩序,成个好局面,自己幸福,大家幸福,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做好公民的能力。

⑤这样说下去是说不完的,就此打住,不再列举吧。

⑥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的用心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的动手去劳动。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的去把书本打开。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的去做公民应做的一切事情。在相信人家的话很有道理的时候,只是个“知”罢了,“知”比“不知”似乎好些,但仅仅是“知”,实际上与“不知”并无两样。到了真的去观察去劳动去读书的时候,“知”才会渐渐化为我们的习惯,习惯成自然,才是我们的能力。

⑦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譬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譬如说李四发表力不强,就是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写出来的习惯。

⑧习惯养成的愈多,那个人的能力愈强。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

⑨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教育不限于学校,也不限于读书。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读书这门事也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种种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己教育,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孔子一生“学而不倦”,就是看透了这个道理。

小题1:文章第②段以走路、说话为例,引出了下文什么观点?(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2分)

小题2:第④段列举了哪些事例?意在阐明什么? (2分)

小题3:第⑥段加点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请说说理由。 (2分)

小题4:文中在阐述了习惯与能力的关系后,得出了什么结论? (2分)

小题5: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第⑨段学校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的认识。(2分)

考点:议论文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男性,25岁。因车祸撞伤腹部,患者诉腹痛难忍,伴恶心、呕吐,X线腹透见膈下游离气体,拟诊为胃肠道外伤性穿孔。

下列对诊断胃肠道穿孔最有意义的表现是()。

A.腹膜刺激征

B.肠鸣音消失

C.腹腔穿刺抽出混浊液体

D.白细胞计数增高

E.感染中毒症状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作为重要的管理伦理原则,对加强管理组织凝聚力和有效完成组织目标具有重要保证作用的是()。

A.权力层次性原则

B.统一指挥原则

C.责任不可下推原则

D.最佳跨度原则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压强的单位符号可用()来表示

A、N/m2

B、m

C、N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怀疑有脾破裂时,最简单可靠的诊断方法是

A.腹平片
B.腹部CT
C.血常规
D.腹腔穿刺
E.以上均不对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男,60岁,颈肩痛3年,行走不稳4个月,近1个月来行走有踏棉感,查体:Hoffmann征阳性双膝腱反射活跃,双踝阵挛阳性,诊断是()

A.髌骨软化症 

B.颈椎病 

C.肱骨外上髁炎 

D.肩周炎 

E.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