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继续加强‘

题型:填空题

问题: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继续加强‘三农’工作。28个省(区、市)全部免征了农业税,全国取消了牧业税。增加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和对产粮大县及财政困难县的转移支付”。2005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2975亿元,比上年增加349亿元。粮食总产量在上年大幅度增长的基础上,又增产1454万吨,达到48401万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加强,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2006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3397亿元,比上年增加422亿元。”

材料二

  据业内人士分析,按照当前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价格平均上涨幅度粗略计算,农资涨价至少使全国农民增加生产性物质投入390多亿元,粮食平均每亩物质投入比2003年增加20多元。

                             --《半月谈》2005年第1期

回答:

(1)运用认识论原理,说明我国现阶段加大中央财政支农这一决策的合理性。

(2)运用经济常识,就如何保证中央财政支农功能的实现,提出措施及建议。

(3)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政府为什么要承担财政支农的职责,以及怎样才能更好履行该职责。

考点:时事
题型:填空题

    下列四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要素,排列正确的是:①海南岛的橡胶生产、②大城市郊区的菜、肉、蛋生产、③新疆的绿洲农业、④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 [ ]

A、①地形②热量③市场④土壤

B、①水源②政策③市场④交通

C、①土壤②交通③热量④水源

D、①热量②市场③水源④地形

题型:填空题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后常留下()

A.玻璃体混浊

B.角膜后色素沉着

C.晶状体前囊下混浊

D.瞳孔散大

E.虹膜扇形萎缩、色素脱失、局限性后粘

题型:填空题

有学者提出:判断一个国家的发展是否成功,很重要的一条标准就是看它是否经过长期探索闯出了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行之有效的发展道路。

材料一:按生产方式,历史上经济发展模式可划分为封建主义经济模式、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和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封建主义经济模式以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为代表,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尤为令人瞩目,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成就惊人。

材料二:中国经济模式是在改革“斯大林模式”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中国模式挽救了世界社会主义。我国的改革进程,突破了中外教科书的各种理论范式,打破了西方改革家的线性规划。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位由第10位上升到2010年的第2位,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不足3千万,取得的成就引起全球的关注。“中国模式”、“北京共识”的说法在国际上流行。它(中国改革)拓宽了民族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丰富了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和道路的认识,促进了全球化时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发展。

----摘编自郑永年《中国模式及其未来》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苏联社会主义三种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

题型:填空题

在冬季使用水封式回火保险器时,可在水中加入(),以防冻结。

A、少量的煤油

B、少量的食盐或甘油

C、少量的食醋

D、少量的酒精

题型:填空题

制冷装置的设备中,其动作压力应:().

①压缩机安全阀;

②压力继电器;

③冷凝器安全阀,

A.①>②>③

B.与A相反

C.③>①>②

D.与C相反

更多题库